已填函管無尾閭,大舶通行水有餘

劉宰運河行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宰的《運河行》

全文:
運河岸,丁夫荷鍤聲繚亂。
紅蓮幕府誰獻言,運河泄水由函管。
函管掘開須到底,運材歸府供薪爨。
庶幾一壞不可復,民田雖槁河長滿。
民田為私河則公,獻言幕府寧非忠。
我聞此言為民說,急趨上令毋中輟。
小民再拜為我言,函管由來幾百年。
大者用錢且十萬,小者羊此工非堅。
厥初銖積費民力,厥後世世期相傅。
豈但旱時須灌溉,亦尤久潦水傷田。
向來久旱河流絕,放水練湖尤水洩。
州家有令塞函管,函管雖存誰複決。
小須雨澤又流通,函管猶存不費工。
只今掘盡誰敢計,但恐民田縱此廢。
豐年餘水注江湖,涓滴不為農畝利。
有時驟雨浸民田,水不通流禾盡棄。
況今農務正紛紜,高田須灌草須耘。
盡驅丁壯折函管,更運木石歸城闉。
呂城一百二十里,不知被擾凡幾人。
太守仁民古無比,凝香閣下寧聞此。
願傅新令到民間,函管須塞不須毀。
已填函管無尾閭,大舶通行水有餘
函管不毀民歡娛,異時瀦演無妨渠。
憶昔采詩周太史,不間小夫並賤隸。
試裒俚語扣黃堂,鈇鉞有誅寧敢避。

劉宰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劉宰已填函管無尾閭,大舶通行水有餘書法作品欣賞
已填函管無尾閭,大舶通行水有餘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函管

埋設在地下的管道。 宋 蘇軾 《錄進單鍔吳中水利書》:“昔 治平 中提刑 元積中 開 運河 ,嘗開見函管,但見函管之中皆泥沙,以謂功力甚大,非可易復,遂已。” 宋 劉宰 《運河行》:“函管掘開須到底,運材歸府供薪爨。庶幾一壞不可復,民田雖槁河長滿。”《宋史·王琪傳》:“議者卒請廢古城埭,破古函管而浚之,河反狹,舟不得方行。”

尾閭

(1).古代傳說中泄海水之處。《莊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 尾閭 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 成玄英 疏:“ 尾閭 者,泄海水之所也。”《文選·嵇康<養生論>》:“自力服藥,半年一年,勞而未驗。志以厭衰,中路復廢,或益之以畎澮而泄之以 尾閭 。” 李善 注引 司馬彪 曰:“ 尾閭 ,水之從海水出者也,一名 沃燋 ,在東大海之中。尾者,在百川之下故稱尾。閭者,聚也,水聚族之處,故稱閭也。” 唐 李德裕 《漏潭石》詩:“常疑六合外,未信 漆園 書,及此聞溪漏,方欣驗 尾閭 。” 清 趙翼 《逃荒》詩:“安得 尾閭 籌洩水,盡收歸海出平疇。”

(2).泛指事物趨歸或傾泄之所。 清 魏源 《軍儲篇一》:“此漏不塞,雖萬物為金,陰陽為炭,不能供尾閭之壑。” 梁啓超 《新民論》第二節:“民族帝國主義者何?其國民之實力,充於內而不得不溢於外,於是汲汲焉求擴張權力於他地,以為我尾閭。” 郭沫若 《創造十年》十二:“《季刊》和《周報》的標準太高,外來的投稿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不能用,因而失掉不少的讀者,應該要有一種日報來做尾閭,以銷納外來的投稿。”

通行

流行;通用

國際上通行的貫例

劉宰名句,運河行名句

詩詞推薦

已填函管無尾閭,大舶通行水有餘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