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寄劉孝叔》
全文:
君王有意誅驕虜,椎破銅山鑄銅虎。
聯翩三十七將軍,走馬西來各開府。
南山伐木作車軸,東海取鼉漫戰鼓。
汗流奔走誰敢後,恐乏軍興污質斧。
保甲連村團未遍,方田訟牒紛如雨。
爾來手實降新書,抉剔根株窮脈縷。
詔書惻怛信深厚,吏能淺薄空勞苦。
平生學問止流俗,眾里笙竽誰比數。
忽令獨奏鳳將雛,倉卒欲吹那得譜。
況復連年苦饑饉,剝齧草木啖泥土。
今年雨雪頗應時,又報蝗蟲生翅股。
憂來洗盞欲強醉,寂寞虛齋臥空甒。
公廚十日不生煙, 更望紅裙踏筵舞。
故人屢寄山中信,只有當歸無別語。
方將雀鼠偷太倉,未肯衣冠掛神武。
吳興丈人真得道,平日立朝非小補。
自從四方冠蓋鬧,歸作二浙湖山主。
高蹤已自雜漁釣,大隱何曾棄簪組。
去年相從殊未足,問道已許談其粗。
逝將棄官往卒業,俗緣未盡那得睹。
公家只在霅溪上,上有白雲如白羽。
應憐進退苦皇皇,更把安心教初祖。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公家
(1) 指朝廷、國家或官府
赴公家之難
(2) 與私人相區別,今指國家、機關、團體等
副業產品,賣給公家
只在
(1).總在;仍在。 宋 蘇軾 《殢人嬌·贈朝雲》詞:“朱脣筯點,更髻鬟生彩。這些箇,千生萬生只在。” 宋 李萊老 《謁金門》詞:“舊恨新愁都只在,東風吹柳帶。”《三國志平話》卷中:“見二嫂靈前燒香奠酒啼哭, 關公 笑曰:二嫂休哭,哥哥只在里。”
(2).就在。 唐 賈島 《尋隱者不遇》詩:“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水滸傳》第八回:“那人問道:‘ 薛端公 在何處住?’ 董超 道:‘只在前邊巷內。’”《二刻拍案驚奇》卷九:“﹝ 龍香 ﹞心下道:‘佳期只在今夜了,便宜了這酸子。’”
霅溪
水名,在浙江
白雲
(1).白色的雲。《詩·小雅·白華》:“英英白雲,露彼菅茅。”《莊子·天地》:“乘彼白雲,至於帝鄉。”《史記·封禪書》:“其夜若有光,晝有白雲起封中。” 唐 蘇頲 《汾上驚秋》詩:“北風吹白雲,萬里渡 河 汾 。”《文匯報》1983.10.12:“《蓬萊導遊圖》有幅照片,藍天之下,白雲之上,嵌著 蓬萊閣 主要建築,似仙山又似蜃樓。”
(2). 黃帝 時掌刑獄之官。後用作刑官的別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黃帝 雲師雲名” 顏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 黃帝 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為青雲,夏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 唐 孫逖 《授裴敦復刑部尚書制》:“委之刑柄,俾踐白雲之師。”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二》:“ 胡武平 宿 ,賀 晏元獻 轉刑部侍郎啟云:‘紫詔疏恩,白雲登秩。’”
(3).指《白雲謠》。 唐 李白 《大獵賦》:“哂 穆王 之荒誕,歌《白雲》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駿圖》詩:“《白雲》《黃竹》歌聲動,一人荒樂萬人愁。” 景耀月 《遠遊》詩:“翠華芝蓋入離鏡,《黃竹》《白雲》定古風。”參見“ 白雲謡 ”。
(4).喻思親。《舊唐書·狄仁傑傳》:“其親在 河陽 別業, 仁傑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在此雲下。’瞻望佇立久之,雲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開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雲之思,惻然悽動。”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 梁瑄 不歸, 璟 每見東南白雲即立望,慘然久之。” 清 黃遵憲 《感懷》詩:“下阻黃壚上九天,白雲望斷眼空懸。”參見“ 白雲篇 ”。
(5).喻歸隱。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白雲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唐 錢起 《藍田溪與漁者宿》詩:“一論白雲心,千里 滄州 趣。” 宋 張炎 《甘州》詞:“載取白雲歸去,問誰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贈余君》詩:“三年臥白雲,一醉撫流水。”
(6).特指 陳摶 。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高逸》:“ 陳摶 , 周世宗 常召見,賜號 白雲先生 。 太平興國 初,召赴闕, 太宗 賜御詩云:‘曾向前朝出 白雲 ,後來訊息杳無聞。如今若肯隨徵召,總把三峰乞與君。’”
(7).指 白雲亭 。參見“ 白雲亭 ”。
白羽
(1).白色羽毛。《孟子·告子上》:“白羽之白也,猶白雪之白。”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賦》:“白羽雖白,質以輕兮;白玉雖白,空守貞兮。”
(2).借指白色的鳥。 宋 沉遘 《次韻和鞠顏叔游山》:“紫鱗驚躍起,白羽倦飛還。”
(3).古代軍中主帥所執的指揮旗。又稱白旄。亦泛指軍旗。《呂氏春秋·不苟》:“ 武王 左釋白羽,右釋黃鉞,勉而自為係。”《書·牧誓》作“白旄”。《孔子家語·致思》:“ 子路 進曰: 由 願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鐘鼓之音上震於天,旍旗繽紛下蟠於地。 由 當一隊而敵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執聝。” 唐 李白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詩:“今茲討鯨鯢,旌斾何繽紛。白羽落酒樽, 洞庭 羅三軍。”
(4).指羽箭。《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彎蕃弱,滿白羽,射游梟,櫟蜚遽。” 郭璞 註:“以白羽為箭,故言白羽也。”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詩之三:“留我一白羽,將以分符竹。” 宋 王安石 《陰山畫虎圖》詩:“逶迤一虎出馬前,白羽橫穿更人立。”
(5).借指士兵。 唐 盧綸 《冬日登城樓有懷因贈程騰》詩:“君不見, 漢 家邊將在邊庭,白羽三千出 井陘 。” 唐 法振 《河源破賊後贈袁將軍》詩:“白羽三千駐,蕭蕭萬里行。”
(6).指羽扇。 唐 駱賓王 《宿溫城望軍營》詩:“白羽搖如月,青山斷若雲。”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 史君 開府未浹旬,欲戴綸巾揮白羽。” 明 沉采 《千金記·遊說》:“鼓旗揚,白羽一揮同發矢,黃龍三轉倒拖鎗,倒拖鎗。” 清 曹寅 《途次示侄驥》詩之三:“可堪揮白羽,安事踐青蒲。”
(7).指羽書。又名羽檄。古代徵調軍隊的文書,插鳥羽示緊急,故名。 清 洪昇 《長生殿·偵報》:“爺爺呵,莫待傳白羽始安排!” 徐朔方 校註:“白羽,羽檄,古代徵調軍隊的文書。”
(8).古邑名。在今 河南省 西峽縣 。《春秋·昭公十八年》:“冬, 許 遷於 白羽 。” 楊伯峻 註:“ 白羽 在今 河南 西峽縣 西關外。”
蘇軾名句,寄劉孝叔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