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方岳的《寄題龔國錄見山閣》
全文:
吾州面百嶂千峰面低,斗大面山城去山面咫。
縈青繚碧玉四圍,曉色蒼寒莫煙紫。
山中見山何足奇,此妙未容兒輩知。
諸方不具頂門眼,寧了芥子藏須彌。
我曾風月堂西醉,鞠草離離敗人意。
摩挲龕壁幾屏篁,誰破天鏗出嵐翠。
恨我不識今楚龔,丘壑可想崔嵬胸。
鑿開埋雨三三徑,跳出撐雲六六峰。
騎{僵左換魚}老仙滴詩硯,元氣淋淳冰片片。
翩然下視世間人,對面有山渠不見。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三三徑
宋 楊萬里 於東園辟九徑,分植不同的花木,名曰“三三徑”。 宋 楊萬里 《三三徑》詩序:“東園新開九徑,江梅、海棠、桃、李、橘、杏、紅梅、碧桃、芙蓉九種花木,各植一徑,命曰三三徑。” 宋 周必大 《上巳訪楊廷秀》詩:“迴環自斸三三徑,頃刻常開七七花。”
跳出
(1).超越;突出。《漢書·溝洫志》:“ 河 欲居之,當稍自成川,跳出沙土,然後順天心而圖之。” 沙汀 《風浪》:“正像一九五五年冬天,擴社報名的時候那樣,仿佛整個農村已經沸騰起來,跳出了生活常軌。”
(2).古代寫章表時另起行頭,叫“跳出”。《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成而不結” 孔穎達 疏引《魏晉儀注》:“寫章表,別起行頭者,謂之跳出。” 明 楊慎 《丹鉛總錄·跳出》:“寫章表,別起行頭者謂之跳出,今曰抬頭。”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下·跳出》:“ 褚遂良 《聖教序》:‘我皇福臻。’‘我’字跳出寫。 歐陽詢 書《醴泉銘》:‘我後固懷撝挹’又‘我後夕惕’亦‘我’字跳出寫。蓋‘我’者親戴之詞,非臣下自謂也。今人‘我皇、我後’,皆於‘皇’字、‘後’字跳出,與古異矣。”
六六
(1).六的六倍,三十六。《鶡冠子·度萬》:“五音六律,稽從身出,五五二十五以理天下,六六三十六以為歲式。” 陸佃 解:“六六,六其律之六也。”
(2).謂 巫山 三十六峰。 宋 范成大 《范氏莊園》詩:“夕陽塵土漲郊墟,六六峯頭夢覺餘。” 明 汪道昆 《高唐夢》:“人醉我何醒,莫待黃粱先熟;明燭明燭,夢斷 巫山 六六。” 清 袁於令 《西樓記·私契》:“ 巫山 六六夢難成,一幅花箋作主盟。”
(3).鯉魚的別稱。《埤雅·釋魚》:“鯉三十六鱗,具六六之數,陰也。”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 胡書巢 ﹞《寄香亭》雲……森森九種竹,燦燦十樣箋。六六雙鯉鱗,泠泠三峽泉。”詳“ 六六鱗 ”。
方岳名句,寄題龔國錄見山閣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鑿開埋雨三三徑,跳出撐雲六六峰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