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嶽雲煙思抗志,東門冠蓋羨遺榮

曾鞏刁晾純輓歌詞二章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曾鞏的《刁晾純輓歌詞二章》

全文:
八十登高步更輕,殷勤愛客是平生。
能臨緩急敦風誼,不向炎涼逐世情。
北嶽雲煙思抗志,東門冠蓋羨遺榮
可憐昨日壺觴地,嗚咽唯聞薤露聲。

曾鞏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曾鞏北嶽雲煙思抗志,東門冠蓋羨遺榮書法作品欣賞
北嶽雲煙思抗志,東門冠蓋羨遺榮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北嶽

見“ 北嶽 ”。

亦作“ 北嶽 ”。即 恆山 。五嶽之一。《書·舜典》:“十有一月朔巡守,至於 北嶽 ,如西禮。” 孔 傳:“ 北嶽 , 恆山 。”《漢書·郊祀志上》:“十一月,巡狩至 北嶽北嶽 者, 恆山 也。”

雲煙

煙氣和雲霧,形容虛無飄遠的東西或事物

雲煙沸涌。——唐· 李朝威《柳毅傳》

出沒於雲煙。——明· 顧炎武《復庵記》

抗志

(1).高尚其志。《六韜·上賢》:“士有抗志高節以為氣勢,外交諸侯,不重其主者,傷王之威。” 宋 曾鞏 《筠州學記》:“而搢紳之徒,抗志於強*暴之間。”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三》:“ 白樂天 抗志辭榮,似知道者。” 章炳麟 《辨詩》:“自 王粲 以降,作者抗志,欲返古初。”

(2).指高尚的志向。《晉書·夏統傳》:“其人循循,有 大禹 之遺風, 太伯 之義讓, 嚴遵 之抗志, 黃公 之高節。” 明 何景明 《六子詩·李戶部夢陽》:“抗志冀陳力,危言獲罪愆。”

東門

(1).東城門。《詩·鄭風·出其東門》:“出其東門,有女如雲。” 漢 張衡 《東京賦》:“西阻 九阿 ,東門於 旋 。” 清 王鳴盛 《蛾術編》卷四十:“ 漢 唐 時州郡多在京師之東,士大夫遊宦於京者,出入皆取道東門。”

(2).複姓。 春秋 魯 公子遂 字 襄仲 ,居東門,號 東門襄仲 ,後因以為姓氏。 漢 有 東門雲 。

冠蓋

(1).泛指官員的冠服和車乘。冠,禮帽;蓋,車蓋。《史記·魏公子列傳》:“ 平原君 使者冠蓋相屬於 魏 。” 南朝 梁 沉約 《少年新婚為之詠》:“自顧雖悴薄,冠蓋曜城隅。”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一折:“他辛勤十年書劍 洛陽 城,決崢嶸一朝冠蓋 長安 道。”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梅》:“女*奴數輩,捧一麗人出,僕從煊赫,冠蓋甚都。”

(2).指仕宦,貴官。 漢 班固 《西都賦》:“冠蓋如雲,七相五公。” 唐 杜甫 《夢李白》詩之二:“冠蓋滿京華,斯人獨顦顇。”《儒林外史》第三六回:“我因謝絶了這些冠蓋,他雖是小官,也懶和他相見。” 葉楚傖 《陶然亭》詩:“瘡痍滿 京 洛 ,冠蓋自翩翩。”

(3).特指使者。《後漢書·章帝紀》:“吾詔書數下,冠蓋接道,而吏不加理,人或失職,其咎安在?” 元 耶律楚材 《和冀先生韻》:“開夷逾 漢武 ,平叛跨 周宣 。冠蓋通窮域,車書過古埏。” 陳毅 《感事》詩:“國慶十五周,萬國冠蓋來。”

(4).猶冠族。官宦之家。《後漢書·酷吏傳·陽球》:“ 陽球 字 方正 , 漁陽 泉州 人也。家世大姓冠蓋。” 宋 王讜 《唐語林·豪爽》:“顧其言語清楚,宛有冠蓋風儀,遂於賓榻中,選士嫁之。”

(5).象帽子樣蓋著。 晉 葛洪 《抱朴子·暢玄》:“其高則冠蓋乎九霄,其曠則籠罩乎八隅。”

遺榮

(1).謂拋棄榮華富貴;超脫塵世。 晉 張協 《詠史》:“達人知止足,遺榮忽如無。” 唐 柳宗元 《柳常侍行狀》:“味道腴以代膏粱,含德輝而輕紱冕,遺榮養素,恬淡如也。” 清 錢柏齡 《酬朱穆公天台見懷四韻》:“遠媿遺榮客,深居 桐柏山 。”

(2).指身後之榮譽。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夫差內傳》:“ 吳王 不自*殺, 越王 復使謂曰:‘何王之忍辱厚恥也。世無萬歲之君,死生一也。今子尚有遺榮,何必使吾師眾加刃於王。’”《宋書·范曄傳》:“恩非望始,沒有遺榮,終古以來,未有斯比。” 唐 張說 《贈陳州刺史義陽王神道碑》:“王生不得志,沒受遺榮。”

(3).猶殘花。 明 劉基 《題錢舜舉折枝山茶》詩:“歲暮寒氣結,百卉無遺榮。懿此獨不凋,方冬燁紅英。”

曾鞏名句,刁晾純輓歌詞二章名句

詩詞推薦

北嶽雲煙思抗志,東門冠蓋羨遺榮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