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孫復的《諭學》
全文:
冥觀天地何云為,茫茫萬物爭蕃滋。
羽毛鱗介各異趣,披攘攫搏紛相隨。
人亦其間一物爾,餓食渴飲無休時。
苟非道義充其腹,何異鳥獸安鬚眉。
人生在學勤始至,不勤求至無由期。
孟軻荀卿揚雄氏,當時未必皆生知。
因其鑽仰久不已,遂入聖域爭先馳。
既學便當窮遠大,勿事聲病淫哇辭。
斯文下衰吁已久,勉思駕說扶顛危。
擊喑敺聾明大道,身與姬孔為藩籬。
是非豐顇若不學,慎無空使精神疲。
參考注釋
孟軻
(約前372——前 289) 戰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又一最有影響的大師,封建時代被尊為“亞聖”,又與孔子並稱“孔孟”。曾遊歷齊、宋、滕、魏等國。孟子則宣揚“仁義”,主張實行“仁政”、“王道”,與弟子著書七篇261章,即《孟子》。主張“省刑罰,薄賦斂”,使民有“恆產”,能安居樂業,並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勸告統治者要“與民同樂”,反對虐政害民。《孟子》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的傑出散文著作
荀卿
即 荀況 。 戰國 趙 人,世稱 荀卿 。 漢 時謂之 孫卿 。曾在 齊 ,遊學 稷下 ,三為祭酒。去 齊 至 楚 , 春申君 任以 蘭陵 令。晚年專事著述,終老 蘭陵 。學宗儒術而言性惡,謂須恃禮義以矯其枉,乃得從善。 戰國 末著名政治家 韓非 、 李斯 ,曾師事其門。經學辭賦,對後世殊多影響。今傳《荀子》十二卷三十二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荀卿 , 趙 人,年五十始來遊學於 齊 …… 齊襄王 時而 荀卿 最為老師。” 司馬貞 索隱:“名 況 ,卿者,時人相尊而號為卿也。仕 齊 為祭酒,仕 楚 為 蘭陵 令。後亦謂之 孫卿 者,避 宣帝 諱也。”
當時
就在那個時刻;馬上
當時就簽約雇用你
未必
不一定;不見得
未必有其實也。——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清· 劉開《問說》
未必非聖人之所不能。
未必不過此已忘。——《聊齋志異·促織》
他未必去北京
生知
謂不待學而知之。語本《論語·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勖學》:“人理之曠,道德之遠,陰陽之變,鬼神之情,緬邈玄奧,誠難生知。” 宋 王禹偁 《神童劉少逸與時賢聯句》詩序:“生性如生知,辭如老成,一聯一詠,令人振驚。” 明 宋濂 《新刻<楞伽經>序》:“經凡一百五十一品,茲所存者,特其一爾,其言幽眇精深……欽惟皇上以生知之聖,一觀輒悟。”
孫復名句,諭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