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方回的《早發新城港》
全文:
月暈竟無風,亦復無社雨。
俗諺猶不驗,況乃古書語。
客子上桐江,清曉發鳴櫓。
如何秋令半,猶此苦劇暑。
爬膚垢滿爪,汗流如炊煮。
今年夏苦寒,懸知當有許。
二僧昨同舟,斗酒取無所。
竟夕臥復起,饑渴相爾汝。
向背迷星辰,迴環莽洲渚。
誰家火獨明,浩嘆感今古。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俗諺
民間流傳的,有較固定句型的,通俗淺顯的格言式短語。 晉 陶潛 《答龐參軍序》:“俗諺云:‘數面成親舊。’況情過此者乎?” 唐 張鷟 《遊仙窟》:“ 張郎 心專,賦詩大有道理。俗諺曰:‘心欲專,鑿石穿。’誠能思之,何遠之有!” 沉從文 《新湘行記》:“我很滿意這次過渡的遇合,提起一句俗諺‘同船過渡,五百年所修’,聊以解嘲。”
不驗
不切實際;不能應驗。 漢 桓寬 《鹽鐵論·相刺》:“今儒者釋耒耜而學不驗之語,曠日彌久而無益於理。” 唐 賈公彥 《序周禮廢興》:“ 林孝存 以為 武帝 知 周 官末世瀆亂不驗之書。” 清 王韜 《淞隱漫錄·徐雙英》:“此前人所傳遁甲諸符咒,習之每多不驗。”
況乃
亦作“況乃”。亦作“況廼”。 1.恍若,好像。 南朝 宋 謝靈運 《游赤石進帆海》詩:“周覽倦瀛壖,況乃陵窮髮。” 唐 杜甫 《江邊星月》詩之一:“餘光隱更漏,況乃露華凝。” 唐 元稹 《和樂天秋題曲江》:“況乃江楓夕,和君《秋興》詩。”
(2).何況;況且;而且。《後漢書·王符傳》:“以罪犯人,必加誅罰,況乃犯天,得無咎乎?”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臨海嶠初發彊中作與從弟惠連見羊何共和之》:“茲情已分慮,況廼協悲端。” 宋 王安石 《酬沖卿月晦夜有感》詩:“夜雲不見天,況乃星與月。”
古書
古代的著作
方回名句,早發新城港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