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書蜀志諸葛亮永安受詔事》
全文:
陳壽志諸葛,不以正以奇。
無識注之者,復值裴松之。
昔曾論七擒,大要言其非。
偶閱永安事,實鄙先主私。
魚水宿已喻,彼此心諒知。
臨終令自取,豈非有所疑。
俾亮何為情,依然失匕為。
晉文譎不正,猶弗至若斯。
孫盛固致議,而未抉及微。
讀史無卓見,被史愚則宜。
參考注釋
不正
(1).不端正;不正派;不正當。《論語·子路》:“身不正,雖令不從。” 漢 劉向 《列女傳·趙悼倡後》:“ 倡後 淫佚不正,通於 春平君 。” 唐 韓愈 《潮州謝孔大夫狀》:“積之於室,非廉者所為;受之於官,名且不正。”《雲笈七籤》卷三二:“目不欲視不正之色,耳不欲聽醜穢之言。” 茅盾 《子夜》十四:“我聽說這件事是 屠維岳 理虧,是他自己先做得不正。”
(2).無政,謂政治混亂。《逸周書·武稱》:“岠嶮伐夷,併小奪亂,﹝辟﹞強攻弱而襲不正,武之經也。” 朱右曾 校釋:“不正,猶言無政。”
(3).猶不準確。 唐 李白 《青山獨酌》詩:“青黛畫眉紅錦靴,道字不正嬌唱歌。”
(4).不純正。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辯證九·甜酒灰酒》:“予以二酒相和味且不正,兼之石灰苦烈,何好之有?”
謂不徵稅。正,通“ 征 ”。征,賦稅。《管子·戒》:“關幾而不正,市正而不布。”
至若
連詞。表示提出另一個話題,用在下文的開頭,可譯為“至於”
至若詩書所述。——《史記·貨殖列傳》
至若春和景明。——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乾隆名句,書蜀志諸葛亮永安受詔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