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長篙黃篾篷,兩淮煙月五湖風

楊萬里和劉德修用黃文叔韻贈行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楊萬里的《和劉德修用黃文叔韻贈行》

全文:
碧玉長篙黃篾篷,兩淮煙月五湖風
金梭織錦煩時匠,瓊尺裁雲補化工。
去路江山隨意綠,歸時桃杏斷腸紅。
岷峨二妙貽雙璧,萬丈光芒照病翁。

楊萬里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楊萬里碧玉長篙黃篾篷,兩淮煙月五湖風書法作品欣賞
碧玉長篙黃篾篷,兩淮煙月五湖風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碧玉

一種不透明隱晶質石英,常見有幾種顏色(如紅色、褐色、綠色、黃色)

兩淮

(1). 宋 熙寧 後分 淮南路 為東、西二路,簡稱 淮東 、 淮西 ,後合稱其地為“兩淮”。《宋史·地理志一》:“ 高宗 蒼黃渡 江 ,駐蹕 吳會 ,中原、 陝右 盡入於 金 ,東畫長 淮 ,西割 商 秦 之半,以 散關 為界。其所存者 兩浙 兩淮 …… 廣西 十五路而已。”《元史·世祖紀十二》:“﹝ 至元 二十五年正月﹞己酉,詔 中興 、 西涼 無得沮壞河渠, 兩淮 兩浙 無得沮壞歲課。” 元 吳萊 《風雨渡揚子江》詩:“ 三楚 畸民類魚鱉, 兩淮 大將猶熊虎。”

(2).指今 江蘇省 長江 以北 淮河 南北的大部地區。 明 王鏊 《震澤長語·食貨》:“ 兩淮 鹽場鹽課銀,歲不下數萬千兩。”《醒世恆言·杜子春三入長安》:“又在 兩淮 南北,直到 瓜州 地面,造起幾所義莊。”

(3). 淮陰 和 淮安 的合稱。解放初有 兩淮市 。

(4). 安徽省 淮南市 和 淮北市 的合稱。《人民日報》1984.4.18:“以開採利用 兩淮 煤炭和水力資源為重心,把 安徽 建成主要的能源基地。”

煙月

亦作“煙月”。1.雲霧籠罩的月亮;朦朧的月色。 唐 張九齡 《初發道中贈王司馬》詩:“林園事益簡,煙月賞恆餘。” 後蜀 鹿虔扆 《臨江仙》詞之一:“煙月不知人事改,夜闌還照深宮。” 宋 秦觀 《望海潮·越州懷古》詞:“汎五湖煙月, 西子 同游。” 清 孫枝蔚 《坐朱紉芳半舟留題》詩:“煙月每逢歌管處,波瀾難到酒壚旁。”

(2).煙花風月。指風流韻事。 元 楊暹 《劉行首》第三折:“三百年守在孤墳,二十載還了煙月。”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餘韻》:“ 陳 隋 煙月恨茫茫,井帶胭脂土帶香。”

五湖

(1).古代 吳 越 地區湖泊。其說不一:(1) 吳縣 南部的湖澤。《周禮·夏官·職方氏》:“東南曰 揚州 ……其澤藪曰 具區 ,其川三江,其浸五湖。” 鄭玄 註:“ 具區 、五湖在 吳 南。浸,可以為陂灌溉者。” 具區 ,即 太湖 。(2)即 太湖 。《國語·越語下》:“果興師而伐 吳 ,戰於 五湖 。” 韋昭 註:“ 五湖 ,今 太湖 。”《文選·郭璞〈江賦〉》:“注 五湖 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 李善 注引 張勃 《吳錄》:“ 五湖 者, 太湖 之別名也。”(3) 太湖 及附近四湖。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夫差內傳》:“入五湖之中。” 徐天祐 注引 韋昭 曰:“ 胥湖 、 蠡湖 、 洮湖 、 滆湖 ,就 太湖 而五。”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沔水二》:“南江東注於 具區 ,謂之五湖口。五湖謂 長盪湖 、 太湖 、 射湖 、 貴湖 、 滆湖 也。”(4) 太湖 附近的五個湖。《史記·夏本紀》“ 震澤 致定” 唐 張守節 正義:“五湖者, 菱湖 、 游湖 、 莫湖 、 貢湖 、 胥湖 ,皆 太湖 東岸五灣為五湖,蓋古時應別,今並相連。”

(2). 江 南五大湖的總稱。《史記·三王世家》:“ 大江 之南,五湖之間,其人輕心。” 司馬貞 索隱:“五湖者, 具區 、 洮滆 、 彭蠡 、 青草 、 洞庭 是也。” 明 楊慎 《丹鉛總錄·地理》:“ 王勃 文‘襟三江而帶五湖’,則總言南方之湖。 洞庭 一也, 青草 二也, 鄱陽 三也, 彭蠡 四也, 太湖 五也。” 洮滆 ,今 江蘇 長盪湖 、 西滆湖 。 彭蠡 ,今 鄱陽湖 。 青草 ,今 洞庭湖 東南部。

(3).指 洞庭湖 。 唐 杜甫 《歸雁》詩:“年年霜露隔,不過 五湖 秋。” 朱鶴齡 註:“雁至 衡陽 則回。此五湖當指 洞庭湖 言。”

(4).近代稱 華中 、 華東 五大著名湖泊。即 洞庭湖 、 鄱陽湖 、 巢湖 、 洪澤湖 和 太湖 。

(5). 春秋 末 越國 大夫 范蠡 ,輔佐 越王 勾踐 ,滅亡 吳國 ,功成身退,乘輕舟以隱於五湖。見《國語·越語下》。後因以“五湖”指隱遁之所。 晉 葛洪 《抱朴子·正郭》:“法當仰隮 商 洛 ,俯泛五湖,追 巢父 於峻岭,尋漁父於滄浪。” 唐 李白 《書情贈蔡舍人雄》詩:“我縱五湖棹,煙濤恣崩奔。” 清 李漁 《巧團圓·聞詔》:“從今後呵,纔知道隱 三湘 泛五湖,這仙緣沒福難圖。”

楊萬里名句,和劉德修用黃文叔韻贈行名句

詩詞推薦

碧玉長篙黃篾篷,兩淮煙月五湖風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