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平郡王修理福陵前水法告成還京賦贈三十二韻》
全文:
薄海承平日,光天丕冒時。
奉三宏郅治,得一普恩施。
列祖貽鴻業,吾皇紹大基。
聖心通陟降,孝治本型儀。
緬想山陵地,欽惟功德垂。
殿堂宜戎煥,水法度重為。
簡命賢藩往,工程鉅任禆。
星軺辭輦轂,駟乘望靈祠。
九十韶光半,逶迤周道遲。
嫩茵鋪古路,山鳥喚高枝。
日腳來孤鶩,雲邊現彩芝。
奉天春滿目,望海翠凝眉。
言邁勞征騎,遄臻止繡麾。
命徒勤匠作,鳩眾發工師。
月斧千人舉,雲斤萬手持。
尋源疏舊道,鑿石浚新陂。
利便因形勢,高卑物土宜。
敬公常惓惓,慎事每孜孜。
不惜司農帑,還餘御府資。
兩年寒暑易,再往路途知。
晴旭光明照,和風左右吹。
歸輿旋帝里,返旆邁通逵。
蕆事封章奏,論功聖澤推。
逾時成契闊,此日喜追隨。
分韻箋同劈,探微冊共披。
心知才磊落,意欲共磨治。
古有登臨士,游窮山水奇。
因之健筆力,用以助文思。
況復三韓舊,猶然萬載規。
省風思祖德,考俗問鄉耆。
益重圭璋品,應叨雨露私。
篇章聊誌喜,詎比穆如詩。
參考注釋
心知
心智。知,同“ 智 ”。《禮記·樂記》:“夫民有血氣心知之性,而無哀樂喜怒之常。” 陸德明 釋文:“知,音智。”《舊唐書·柳公綽傳》:“寒暑滿天地之間,浹肌膚於外;好愛溢耳目之前,誘心知於內。” 清 戴震 《孟子字義疏證·性》:“人之血氣心知,原於天地之化者也。”
猶知心。指好友或情人。 唐 嚴維 《丹陽送韋參軍》詩:“ 丹陽 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 唐 李鹹用 《送進士劉松》詩:“滔滔皆 魯 客,難得是心知。” 明 馮夢龍 《山歌·素帕》:“不寫情詞不寫詩,一方素帕寄心知。”
磊落
(1) 壯大的樣子
稱為混世魔,磊落凶模樣。——《西遊記》
(2) 光明正大,是非分明的態度和堅決遵循很高的道德標準行事
胸懷磊落
光明磊落
意欲
見“ 意欲 ”。
(1).亦作“ 意慾 ”。欲望。《淮南子·道應訓》:“故人主之意欲見於外,則為人臣之所制。” 宋 朱熹 《答林擇之書》之一:“今方欲與朋友説,日用之閒,常切點檢氣習偏處,意欲萌處。” 清 陳天華 《論中國宜改制民主政體》:“倘非達於共和,國民之意慾難厭,霸者彌縫掩飾之策,決其不能奏效也。” 葉聖陶 《李太太的頭髮》:“她想新奇事情一定給她們望見了;一種意欲包圍著她的腦袋。”
(2).想要。謂心想做某事。《後漢書·彭寵傳》:“小奴意欲解之,視戶外,見 子密 聽其語,遂不敢解。”《二刻拍案驚奇》卷三:“我意欲完前日之約,不好自家啟齒。”《紅樓夢》第一回:“你攜了此物,意欲何往?”
磨治
(1).打磨治理。 唐 李商隱 《韓碑》詩:“長繩百尺拽碑倒,麤砂大石相磨治。” 宋 何薳 《春渚紀聞·金龍硯》:“後其孫於京師得鐵鏡,背銘高古,有道人請為磨治。” 清 惲敬 《張皋文墓志銘》:“今皇帝加上列聖尊號, 盛京 太廟舊藏寳,例遣官磨治,篆所加尊號,刻入之。”
(2).磨礪;鍛鍊。 宋 葉適 《宋鄒卿墓志銘》:“凡書籍所載,問學所講,其道心人慾,出入不常,操揉磨治,乃克底善。”
(3).調治;調理。 宋 蘇軾 《代滕甫論西夏書》:“臣私計之,終不以一日之快,而易終身之憂,遂用其言,以善藥磨治,半月而愈,初不傷氣,體力益完。”
(4).折磨整治。 楊朔 《春子姑娘》:“﹝ 劉大嬸 ﹞說著捋起 春子 的袖子道:‘你們看看,把個孩子磨治成什麼樣子,還說不受氣!’”
乾隆名句,平郡王修理福陵前水法告成還京賦贈三十二韻名句
名句推薦
缺月因風如欲墜,疏星在水忽生棱
汪精衛《自上海放舟橫太平洋經美洲赴法國中感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