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詠和闐玉鏤三笑圖》
全文:
惠遠廬山遁跡時,陸陶恰與契心期。
三人溪畔原無意,一虎山中似有知。
琢玉寫圖圖肖彼,過橋傳笑笑伊誰。
辯才坡老於龍井,一甚寧當復再之。
參考注釋
過橋
迷信風俗,“做七”時的一種儀式。 歐陽山 《三家巷》十七:“ 區細 和 區卓 捧著 區桃 的靈牌,到門口外面去‘過橋’。橋是竹枝紮成的,上面糊著金色的紙和銀色的紙,一共有兩座,一座叫金橋,一座叫銀橋。正位師姑宣讀了手卷,吹鼓手奏起‘三皈依’的樂章來,師姑們齊聲念唱。每唱一節,正位師姑用手卷在橋上一指,靈牌就往上挪動一級。到了橋頂,又往下降;過了金橋,又過銀橋, 周炳 一直看到過完了橋,才告辭回家。”
笑笑
花盛開貌。 唐 包融 《賦得岸花臨水發》:“笑笑傍溪花,叢叢逐岸斜。”
伊誰
誰,何人。《詩·小雅·何人斯》:“伊誰雲從?維暴之雲。” 元 無名氏 《謝金吾》第三折:“你道是 楊和尚 破天陣吃了些虧,卻不道救 銅臺 是靠著伊誰。” 清 黃景仁 《中秋夜雨》詩:“伊誰 天柱 追嬉遨,有客 鍾陵 去飄忽。”
乾隆名句,詠和闐玉鏤三笑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