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再擬冬至齋宮三首·其一》
全文:
瑞靄氤氳滿太清,九華高曜鳳墀明。
齋宮晝靜爐煙直,廣殿風和梅蕊生。
氣復一陽璇象轉,福凝五位泰階平。
春回大地鴻鈞普,始識天心饗聖誠。
參考注釋
五位
(1).謂天數五和地數五。前者為奇數,一、三、五、七、九;後者為偶數,二、四、六、八、十。《易·繫辭上》:“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韓康伯 註:“天地之數各五,五數相配,以合成金、木、水、火、土。” 高亨 註:“天數一、三、五、七、九,五位奇數相加,其和數為二十五。地數二、四、六、八、十,五位偶數相加,其和數為三十。”
(2).指歲、月、日、星、辰。《國語·周語下》:“王欲合是五位三所而用之。” 韋昭 註:“五位,歲、月、日、星、辰也。”
(3).謂五行。《尚書大傳》卷二:“維五位復建,辟厥沴。” 鄭玄 註:“君失五事,則五行相沴,違其位。復立之者,當明其吉凶變異。”《漢書·五行志上》:“天以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五位皆以五而合。”《雲笈七籤》卷七:“三元既立,五行鹹具,以五行為五位,三五和合,謂之八會。”參見“ 五行 ”。
(4).猶言五方。《素問·天元紀大論》:“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醫宗金鑒·運氣要訣·主運歌》:“五運五行御五位,五氣相生順令行。”註:“五位者,東、南、中、西、北也。”
(5).指五方之神。《漢書·揚雄傳上》:“靈祇既鄉,五位時敘。”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五位,五方之神。”《文選·班固<東都賦>》:“上帝宴饗,五位時序。” 李善 註:“《漢書》曰:‘天神之貴者 太一 ,其佐曰五帝。’《河圖》曰:‘ 蒼帝 神名 靈威仰 , 赤帝 神名 赤熛怒 , 黃帝 神名 含樞紐 , 白帝 神名 白招拒 , 黑帝 神名 汁光紀 。’”
(6).九五之位,指帝位。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雲賦》:“陛下乘五位而出震,迎五帝以郊天。” 明 張居正 《賀冬至表一》:“立天地人之極,而垂衣五位。”參見“ 九五 ”。
(7).土層較深的優質土壤。
(8).指侯、大夫、卿、公、辟五種等級。《後漢書·朱穆傳》:“天氣鬱冒,五位四候連失正氣,此互相明也。” 王先謙 集解引 惠棟 曰:“五位,謂侯、大夫、卿、公、辟。”
(9).指 宋 時 童貫 等五人為皇帝分工修建的宮室。《宣和遺事》前集:“ 蔡京 欲以宮室媚上,一日,召內侍 童貫 、 楊戩 、 曹詳 、 何訢 、 藍從熙 ,諷以禁中逼窄之狀。五人聽命……既有分地,因各出新意,故號‘五位’。五位既成,樓閣相望。”
(10).算術上的第五個數位。即個十百千萬之萬位。
泰階
(1).古星座名。即三台。上台、中台、下台共六星,兩兩並排而斜上,如階梯,故名。《漢書·東方朔傳》:“願陳《泰階六符》以觀天變。” 顏師古 註:“ 孟康 曰:‘泰階,三台也。每台二星,凡六星。符六星之符驗也。’ 應劭 曰:‘《黃帝泰階六符經》曰:泰階者,天之三階也……三階平則陰陽和,風雨時,社稷神祇鹹獲其宜,天下大安,是為太平。’”《晉書·天文志上》:“三台六星,兩兩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泰階。” 明 張居正 《黃馬》詩:“從此 華陽 休駿足,山河重整泰階平。” 清 張錫作 《月蝕詩》:“吾聞皇天無私泰階平,二紀五緯誰相爭。”
(2).借指朝廷。 唐 賈至 《閒居秋懷寄陽翟陸贊府封丘高少府》詩:“信矣草創時,泰階速賢良。” 唐 劉禹錫 《山南西道節度使廳壁記》:“去年夏四月,今丞相 趙郡公 徵還泰階,遂命左僕射 燉煌公 往踐其武。”
乾隆名句,再擬冬至齋宮三首·其一名句
名句推薦
綠水渡頭空自急,白雲嶺上至今閒
柳伯達《題濮公仙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