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沖融月窟與天根,治理幾康在默存。
守德由來勝守險,當年何事塹防門。
詩詞問答
問:《南至前一日詣齋宮齋宿·其三》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元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十一
2. 齋宮猶明朝所建重牆周池警衛甚嚴雲
參考注釋
沖融
亦作“沖融”。1.充溢瀰漫貌。 唐 韓愈 《游青龍寺贈崔大補闕》詩:“魂翻眼倒忘處所,赤氣沖融無間斷。”《西遊記》第八四回:“﹝ 行者 ﹞佇立在雲端里,往下觀看,只見那城中喜氣沖融,祥光蕩漾。”
(2).水波蕩漾貌。 唐 杜甫 《渼陂行》:“半陂已南純浸山,動影裊窕沖融間。” 楊倫 箋註:“沖融,謂水波溶漾。” 宋 王安石 《送吳顯道》詩之一:“飛空結樓臺,影動杳裊沖融間。” 清 冒襄 《影梅庵憶語》卷二:“是篇娓娓至數千言,浩浩蕩蕩,西起 崑崙 ,東注 溟 渤 ,沖融窈窕,異派分支,千態萬狀,姿媚橫生。”
(3).沖和,恬適。 唐 杜甫 《寄司馬山人十二韻》:“望雲悲轗軻,畢景羨沖融。” 楊倫 箋註:“言以年暮,故羨山人顏色沖和。” 元 李裕 《摸魚兒》詞:“些兒淡沲沖融意,到處拈花著柳。” 清 侯方域 《宋牧仲詩序》:“吾則甚服其沖融大雅,油然悠然,從容自適,而工者自莫之及,未嘗有孤臣寡婦之怨悲、鱷魚鵩鳥之祲怪引藉為激壯也。”
月窟
(1).傳說月的歸宿處。《漢武帝內傳》:“仰上升絳庭,下游月窟阿。” 唐 岑參 《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之二:“官軍西出過 樓蘭 ,營幕傍臨月窟寒。” 宋 邵雍 《秋懷》詩之三二:“脫衣掛扶桑,引手探月窟。”
(2).泛指邊遠之地。 唐 李白 《蘇武》詩:“渴飲月窟水,飢飡天上雪。”
(3).月宮;月亮。 晉 摯虞 《思游賦》:“觀玄鳥之參趾兮,會根壹之神籌;擾毚兔於月窟兮,詰 姮娥 於蓐收。” 唐 盧肇 《天河賦》:“光連月窟,何慙媚以懷珠;影照天津,豈愧浄而如練。” 宋 王禹偁 《商山海棠》詩:“桂須辭月窟,桃合避仙源。” 明 謝讜 《四喜記·禁苑奇逢》:“玉兔豈嘗離月窟,竹狸空想喫天鵝。”《紅樓夢》第五十回:“ 寳琴 也忙笑道:‘月窟翻銀浪。’ 湘雲 忙聯道:‘霞城隱赤標。’”
與天
謂凡合乎天道者,則得天助。《國語·越語下》“持盈者與天” 韋昭 註:“與天,法天也。”《管子·形勢》:“持滿者與天。” 尹知章 註:“能持滿者,則與天合。”《史記·越王句踐世家》:“持滿者與天。” 司馬貞 索隱:“與天,天與也。言持滿不溢,與天同道,故天與之。”
治理
(1) 整治調理
一個治理不善的政府難望維持長久
(2) 整修;改造
治理河道
默存
謂形不動而神遊。《列子·周穆王》:“化人復謁王同游,所及之處,仰不見日月,俯不見河海……既寤,所坐猶嚮者之處,侍御猶嚮者之人。視其前,則酒未清,餚未昲。王問所從來。左右曰:‘王默存耳。’”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支諾皋下》:“ 興元 城固縣 有 韋氏 女,兩歲能語,自然識字,好讀佛經……至八歲,忽清晨薰衣靚粧,默存牖下。父母訝移時不出,視之,已蛻衣而失,竟不知何之。” 宋 蘇軾 《永和清都觀謝道士求此詩》:“覊枕未容春夢斷, 青都 宛在默存中。”
守德
遵循一定的道德規範。 戰國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賦>序》:“是時 秦 章華 大夫在側,因進而稱曰:‘今夫 宋玉 盛稱鄰之女,以為美色,愚亂之邪臣,自以為守德,謂不如彼矣。’”
由來
(1)
(2) 事情發生的原因
(3) 歷來;自始以來;從發生到目前
由來已久
守險
據守險要之地。《左傳·襄公十八年》:“不能戰,莫如守險。”《三國志·魏志·裴潛傳》:“ 太祖 問 潛 曰:‘卿與 劉備 俱在 荊州 ,卿以 備 才畧何如?’ 潛 曰:‘使居中國,能亂人而不能為治也。若乘閒守險足以為一方主。’”《南史·陳宜黃侯慧紀傳》:“ 隋 將 楊素 奮兵擊之,四十餘戰,爭 馬鞍山 及 磨刀澗 守險。”
當年
在事情發生的同一年
這個新建的廠子當年就收回了投資
何事
(1).什麼事;哪件事。 南朝 齊 謝朓 《休沐重還道中》詩:“問我勞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乾 《經周處士故居》詩:“愁吟與獨行,何事不傷情?”《朱子語類》卷八:“陽氣發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為何,何故。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新唐書·沉既濟傳》:“若廣聰明以收淹滯,先補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劉過 《水調歌頭》詞:“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來?”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謎:何事痴呆漢,到處逢佳麗?”
防門
(1).守門。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八:“言卒,便求退。 華 已使人防門,不得出。”
(2).地名。在今 山東省 平陰縣 東北。《左傳·襄公十八年》:“ 齊侯 御諸 平陰 ,塹 防門 而守之,廣里。” 楊伯峻 註:“ 防門 在舊 平陰 南,亦在今 平陰縣 東北約三十二里。”《東周列國志》第六二回:“如不欲戰,莫如擇險要而守之,區區 防門 之塹,未可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