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景雲 崔時佩的《紅衲襖》
全文:
這汗衫和他一處宿。
想著他體溫存貼著他皮肉。
貼:這裹肚何用。
旦:常不離了他前後。
緊守著他左右。
貼:這瑤琴何用。
旦:當初五言詩謹趁逐。
後來七弦琴成配偶。
貼:這玉簪呵。
旦:到如今功成名就也。
只怕撇人在腦背後。
參考注釋
當初
(1) 一開始,最初
當初打算在這裡蓋棟大樓
(2) 泛指從前或特指過去發生某件事情的時候
阿Q當初很不快,後來便很不平。—— 魯迅《阿Q正傳》
五言詩
包括五言古詩,五言律詩與五言絕句,特點為每句五個字
趁逐
亦作“趂逐”。1.追隨;相隨。 唐 陸龜蒙 《夜泊詠棲鴻》:“可憐霜月暫相依,莫向 衡陽 趁逐飛。” 元 范康 《竹葉舟》第三折:“過得這橫橋獨木龍腰瘦,見輕鷗,廝趁逐,粧點秋江秀。”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餘·委巷叢談》:“ 延祐 間,有富戶侵用官資,無以為償。府判 王某 ,素殘忍,乃拘其妻妾子女,命以小舟載之 西湖 ,趁逐遊人,收其買姦錢納官。”
(2).為追求。 元 關漢卿 《金線池》第二折:“尋些虛脾,使些機勾,用些工夫。再去趁逐。”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一折:“當日五言詩緊趁逐,後來因七弦琴成配偶。”
(3).追究;追查。 元 孔文卿 《東窗事犯》第三折:“陛下索趁逐,替微臣報冤仇。”
李景雲 崔時佩名句,紅衲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