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夏至日恭祭方澤禮成述事》
全文:
厚德庥恆沐,微忱識不磨。
祭朝茲復值,望雨際常多。
沾霈希垂佑,燮調慚致和。
禮成餘敬企,曷惠俟滂沱。
參考注釋
沾霈
猶滋潤。 明 鄭若庸 《玉玦記·赴試》:“念蛟龍久在池,挾風雲會有期,看作霖雨乘元氣,枯稿皆沾霈。”
垂佑
賜予保佑。《宋史·樂志十》:“皇靈垂祐,洪福彌隆。”《明史·聶豹傳》:“寇雖有所掠,而我師斬獲過當,實上玄垂祐,陛下威靈所致。”
賜予保佑、庇護。《宋史·樂志九》:“豐融垂佑,以永洪休。” 明 張居正 《遼東大捷辭免加恩疏》:“然此實上帝申庥,祖宗垂佑,我皇上天威遠震,諸將士戮力用命之所致也。”
燮調
(1).協和,調理。 唐 黃滔 《祭右省李常侍洵》:“天子乃擢 王褒 為諫議,昇 孝若 於貂璫,前彰潤色之功,後養燮調之業。” 宋 王禹偁 《和楊遂賀雨》:“燮調賴時相,感應由聖君。” 宋 周密 《齊東野語·以賦罷相》:“雨暘固自於天,感召豈無所主?儻燮調得人,則斯可有節。” 明 張居正 《謝免自陳疏》:“上不能燮調元化,佐明主以察璣衡;下不能振舉宏綱,率群僚而修品式。”
(2).指宰相的政務。《舊唐書·崔昭緯傳》:“擢於侍從之司,委以燮調之任。” 明 李東陽 《丙吉問牛》詩:“燮調知是三公職,只許當年 曲逆侯 。”
致和
謂人事極其和順。 唐 嚴維 《奉和皇甫大夫祈雨應時雨降》:“致和知必感,歲旱未書災。”
乾隆名句,夏至日恭祭方澤禮成述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