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來深識盈虛理,每對休徵謹畏多

乾隆詣齋宮作·其一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詣齋宮作·其一》

全文:
塵淨天逵宿雨過,帝京景物鬯清和。
年來深識盈虛理,每對休徵謹畏多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深識

(1).謂見識深遠。 漢 班彪 《王命論》:“超然遠覽,淵然深識。”《後漢書·杜林傳》:“古之明王,深識遠慮。”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上:“ 華 著論言龜卜可廢,可謂深識之士矣。”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三》:“﹝ 海瑞 ﹞真是錚錚一漢子,但只是有些風顛,又寡深識。”

(2).指有深刻見識的人。 晉 葛洪 《抱朴子·接疏》:“以長才而遇深識,則不待歷試,而相知之情已審矣。”

(3).深知,深刻了解。 明 李贄 《初潭集·師友六·隱逸》:“ 李德裕 稱之曰:‘隱而有名,顯而無事,不窮不達, 嚴光 之比。’非但善狀 志和 ,亦且深識 嚴光 。”

盈虛

(1).盈滿或虛空。謂發展變化。《莊子·秋水》:“察乎盈虛,故得而不喜,失而不憂。”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誌·材理》:“若夫天地氣化,盈虛損益,道之理也。” 包天笑 《釧影樓回憶錄·中落時代》:“一到大錢莊,即與今之銀行一般,有種種金融的事業,而範圍亦大,有盈虛消長之策在其中。”

(2).有餘與不足。《漢書·食貨志下》:“以調盈虛,以收奇羨。”《舊唐書·楊炎傳》:“豐儉盈虛,雖大臣不得知。” 宋 曾鞏 《賀轉運狀》:“豈止調盈虛於歲計,內足邦儲;方且知緩急於人情,下流主澤。”

(3).盛衰;成敗。 晉 葛洪 《抱朴子·任命》:“禍福交錯乎倚伏之間,興亡纏*綿乎盈虛之會。”

(4).指虛實。《太平廣記》卷一九○引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 邛 黎 之間有淺蠻焉……歲支 西川 衣賜三千分,俾其偵 雲南 動靜, 雲南 亦資其覘 成都 盈虛,持兩端而求利也。”

(5).特指月之圓缺。 唐 徐敞 《圓靈水鏡》詩:“明滅淪江水,盈虛逐砌蓂。”

休徵

吉祥的徵兆。《書·洪範》:“曰休徵。” 孔 傳:“敘美行之驗。”《漢書·終軍傳》:“故 周 至 成王 ,然後制定,而休徵之應見。” 顏師古 註:“休,美也。徵,證也。” 唐 元稹 《遭風》詩:“那知否極休徵至,漸覺宵分曙氣催。” 明 唐順之 《廷試策》:“陛下敬一以昭事,中和以立極,宜乎休徵至而六沴消矣。”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故河清海宴,神人無雜擾之災,物阜民蕃,太史奏休徵之應。”

謹畏

謹小慎微。《新唐書·席豫傳》:“性謹畏,與子弟、屬吏書,不作草字。” 宋 袁燮 《端明殿學士通議大夫簽書樞密院事羅公行狀》:“今惡直醜正之徒,私立名字,陰阻善良,稍相汲引者指為朋黨,稍欲立事者目為邀功,而獨以循默謹畏者為時才。” 嚴復 《<原富>按語》十九:“嗚呼!用《詩》《書》禮樂之教,奬柔良謹畏之民,期於長治久安也;而末流之弊,乃幾不能自存。”

乾隆名句,詣齋宮作·其一名句

詩詞推薦

年來深識盈虛理,每對休徵謹畏多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