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觀清口出水志疊舊作韻》
全文:
審悉洪澤患,率緣清口壅。
東西束兩壩,惟留一壑送。
此固具深意,蓄清敵黃縱。
所以靳拆壩,亦半惜費葑。
然其勢既盛,又當權輕重。
何必恃五壩,雲有尾閭供。
久度略知要,欲救為魚痛。
獨斷示機宜,初不資紛訟。
尺寸慎詳計,拆收在敬用。
河臣奉此策,年來豫留空。
五壩未過水,幸哉言偶中。
計其拆收費,帑金數萬動。
下河連年收,曾弗驚□洶。
損益多少間,昭然知者眾。
觀民與觀河,豈可辭倥傯。
堤上相諮詢,珠勒轡緩控。
株守亦非佳,推行貴錯綜。
苟其利吾民,慰哉奚勞頌。
參考注釋
觀民
(1).觀察民風。《易·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2).檢閱民力。《國語·魯語上》:“夫 齊 棄 太公 之法而觀民於社,君為是舉而往觀之,非故業也,何以訓民?”
(3).顯示於民。《韓非子·難三》:“君子尊賢以崇德,舉善以觀民。” 陳奇猷 集釋引 顧廣圻 曰:“觀,示也。”
觀河
(1).古傳說 禹 臨 河 而得《河圖》。《竹書紀年》卷上:“當 堯 之世, 舜 舉之。 禹 觀於 河 ,有長人白面魚身,出曰:‘吾 河 精也。’呼 禹 曰:‘ 文命 治水。’言訖授 禹 《河圖》,言治水之事。” 南朝 陳 徐陵 《在北齊與楊僕射書》:“昔分鼇命鳸之世,觀 河 拜 洛 之年。”參見“ 河圖洛書 ”。
(2).佛教故事。謂 波斯匿王 觀看 恆河 ,自傷發白面皺,而 恆河 不變。佛謂變者受滅,不變者原無生滅。見《首楞嚴經》卷二。後用以比喻佛性永恆。 清 錢謙益 《再次茂之他字韻》:“遲暮將離無別語,好將白髮喻觀河。” 清 趙翼 《即事》詩:“觀河性空在,老慨 波斯匿 。”
豈可
表示反詰。相當於怎么可以。《左傳·哀公七年》:“大國不以禮命於諸侯,苟不以禮,豈可量也?”《漢書·史丹傳》:“且皇后謹慎,先帝又愛太子,吾豈可違指!” 金 王若虛 《五經辨惑》:“論事者顧是非何如耳,豈可以人而移之?” 清 李漁 《巧團圓·拉引》:“老爺要去會他,豈可不通知一聲,叫他前來迎接?”
倥傯
亦作“ 倥傯 ”。亦作“ 倥怱 ”。 1.困苦窘迫。《楚辭·劉向<九嘆·思古>》:“悲餘生之無歡兮,愁倥傯於山陸。” 王逸 註:“倥傯,猶困苦也。”《後漢書·張衡傳》:“誠所謂將隆大位,必先倥傯之也。” 李賢 注引《埤蒼》曰:“倥傯,窮困也。” 唐 韓愈 《人日城南登高》詩:“人生本坦蕩,誰使妄倥傯。” 清 龔自珍 《江左小辨序》:“使倥傯拮据,朝野騷然之世,聞其逸事而慕之,覽其片楮而芳香悱惻。”
(2).事情紛繁迫促。《後漢書·卓茂傳論》:“ 建武 之初,雄豪方擾,虓呼者連響,嬰城者相望,斯固倥傯不暇給之日。” 南朝 齊 孔稚圭 《北山移文》:“敲扑諠囂犯其慮,牒訴倥傯裝其懷。” 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九:“凡有行役,雖數日程,道路倥傯之際,亦有日記。” 清 王愈擴 《周亮工小傳》:“戎馬倥怱,不廢講詠。” 魯迅 《書信集·致臺靜農》:“五月初之信及照相,早已收到,倥傯之際,遂未奉聞也。”
(3).指匆忙。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以德報怨》:“﹝ 賈泳 ﹞倥傯而退, 贄 ( 竇贄 )頗銜之。” 清 金捧閶 《守一齋筆記·十三閣老》:“忽見一婦人,長八尺許,衣麻*衣,倥傯而來。” 柯靈 《香雪海·小浪花》:“因為行色倥傯,我沒有機會問 陳鶴皋 獻身紅氍毹上的經過。”
見“ 倥傯 ”。
乾隆名句,觀清口出水志疊舊作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