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壺傳箭咽銅龍,金殿當頭紫閣重

聞人祥正集句·其十六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聞人祥正的《集句·其十六》

全文:
玉壺傳箭咽銅龍,金殿當頭紫閣重
閶闔開門朝百辟,未央月曉度疏鍾。

聞人祥正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玉壺

(1) 玉制的壺

(2) 計時器,即宮漏

一片冰心在玉壺。——唐·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傳箭

(1).傳遞令箭。古代北方少數民族起兵令眾,以傳箭為號。 唐 杜甫 《投贈哥舒開府翰》詩:“ 青海 無傳箭, 天山 早掛弓。” 仇兆鰲 注引 趙汸之 曰:“外寇起兵,則傳箭為號。”《新五代史·霍彥威傳》:“夷狄之法,起兵令眾以傳箭為號令,然非下得施於上也。”

(2).引申為傳令。 清 吳偉業 《遇南廂園叟感贈》詩:“大軍從北來,百姓聞驚惶。下令將入城,傳箭需民房。”

(3).報時。古用銅壺滴漏計時,看水平面箭上的刻度,即知時刻。《西遊記》第二回:“山中又沒支更傳箭,不知時分,只自家將鼻孔中出入之氣調定。”

銅龍

(1).銅製的龍形器物。(1)裝飾品。《漢書·成帝紀》“太子出 龍樓門 ” 顏師古 注引 三國 魏 張晏 曰:“門樓上有銅龍,若白鶴、飛廉之為名也。”(2)噴水器。 晉 陸翽 《鄴中記》:“ 華林園 中, 千金堤 上,作兩銅龍,相向吐水,以注 天泉池 。” 唐 李紳 《題法華寺五言二十韻》“龍噴疑通海,鯨吞想漏川”自註:“寺內有 梁 朝銅龍吐泉,銅鯨飲水,以注諸院。”(3)漏器的吐水龍頭。亦借指漏壺。 唐 李商隱 《深宮》詩:“金殿銷香閉綺櫳,玉壺傳點咽銅龍。” 明 李東陽 《送進士歸省》詩:“宵辭禁漏銅龍盡,曉散朝行白鷺稀。” 清 王韜 《變法上》:“銅龍沙漏,璿璣玉衡, 中國 已有之於 唐 虞 之世。”(4)受水器。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穀水》:“ 晉文王 欲修九龍堰, 阮步兵 舉 陳協 , 文王 用之,掘地得古承水銅龍六枚,堰遂成。”(5)筆架、筆套之類文具。 南朝 梁 庾肩吾 《謝賚銅硯筆格啟》:“管撫銅龍,還笑 王生 之璧。”(6)銅製曲柄小喇叭狀吹奏樂器。 清 袁枚 《續新齊諧·吹銅龍送枉死魂鍋上有守飯童子》:“銅龍以銅為之,曲其柄,如今之馬上小叭喇狀,聲甚淒切。”

(2).見“ 銅龍門 ”。

金殿

金飾的殿堂,指帝王的宮殿

金殿玉樓

當頭

指在當鋪借錢時所用的抵押品

紫閣

(1).金碧輝煌的殿閣。多指帝居。 漢 崔琦 《七蠲》:“紫閣青臺,綺錯相連。” 南朝 梁 江淹 《宋故銀青光祿大夫孫夐墓銘》:“紫閣鹹趨,朱軒既履。” 明 高啟 《送王哲判官之上黨》詩:“朝辭紫閣下,暮宿 黃河 壖。”

(2).指仙人或隱士所居。 晉 陸雲 《喜霽賦》:“改 望舒 之離畢兮,曜六龍於紫閣。” 唐 張籍 《寄紫閣隱者》詩:“紫閣氣沉沉,先生住處深。”

(3). 唐 代曾改中書省為紫微省,中書令為紫微令。因稱宰相府第為紫閣。 唐 元稹 《酬盧秘書》詩:“夢雲期紫閣,厭雨別黃梅。” 明 高明 《琵琶記·官媒議婚》:“紫閣名公,黃扉元宰,三槐位里排列。”

聞人祥正名句,集句·其十六名句

詩詞推薦

玉壺傳箭咽銅龍,金殿當頭紫閣重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