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傑的《題王孟端松泉圖次饒介之松濤韻》
全文:
山椒怪石蹲如羝,松崖巉岩不可梯。
蒼濤洶湧翻地軸,白日晦冥天為低。
高枝棲鶻巢欲墮,哀鳴何處求其雌。
初疑龍蛇相格鬥,鱗鬣無乃多傷夷。
又疑群仙互來往,翠蕤羽節紛祁祁。
影作大陰連巨壑,根盤絕澗滋寒漪。
何人圖此心獨苦,九龍山人揮灑之。
筆端生意妙莫測,真宰抗訴天應悲。
驚風颯若坐間起,毛骨凜凜難禁吹。
林泉逸趣我所嗜,相對不覺心神馳。
世間真假俱一夢,以夢非夢良亦痴。
臥遊何必謝公屐,千峰遍閱消移時。
畢韋一去藝中絕,後代未聞工者誰。
山人能事寧止此,布衣上結明主知。
圖窮載誦醉漁作,此翁胸次亦已奇。
歌聲悲壯意超脫,不似杜老憂時危。
豈期兩美偶相合,有聲之畫無聲辭。
百年勝賞不易得,俛仰忽復令人思。
雪泥鴻爪宛然在,風流雲往何由追。
後來視今今視昔,揮毫試和松濤詩。
參考注釋
九龍
(1).稱以九龍為飾之物。古有“龍生九子”之說,因以為飾而示祥瑞。《文選·張衡<東京賦>》:“ 九龍 之內,寔曰嘉德。” 薛綜 註:“ 九龍 ,本 周 時殿名也。門上有三銅柱,柱有三龍相糺繞,故曰九龍。” 北齊 顏之推 《古意》詩之一:“ 吳 師破九龍, 秦 兵割千里。” 余冠英 註:“九龍,《淮南子·泰族訓》:‘ 闔閭 伐 楚 ……破九龍之鐘。’” 唐太宗 《詠燭》詩之二:“九龍蟠燄動,四照逐花生。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此指九龍燭。如:九龍帳;九龍冠;九龍輿。
(2).傳說中神仙駕御的神獸。 晉 葛洪 《抱朴子·金丹》:“ 元君 者,大神仙之人也。能調和陰陽,役使鬼神風雨,驂駕九龍十二白*虎。”《雲笈七籤》卷九八:“寶蓋連輿,命駕御九龍。”
(3).傳說中治水的九條龍。 元 馬致遠 《薦福碑》第三折:“今年是九龍治水,少不的珠露成災。” 明 何景明 《九川行》:“帝遣九龍下,治此 江 漢 安。”
(4).對一門九子的美稱。《北齊書·王昕傳》:“ 昕 母 清河 崔氏 ,學識有風訓,生九子,並風流藴藉,世號 王氏 九龍。” 宋 王應麟 《國小紺珠·氏族類·九龍》:“ 後魏 崔子瑜 、 子樞 等九人號九龍。” 唐 楊炯 《宴人楊八宅序》:“一門九龍之紱冕,四代五公之緒秩。”
(5).稱 漢文帝 的九匹良馬。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馬》:“ 文帝 自 代 還,有良馬九匹……號為九良,一曰九逸,又曰九龍。”參見“ 九逸 ”。
(6).鞭炮的一種。 孫錦標 《通俗常言疏證·水火》:“《宛署記》又有名九龍入雲。即炮仗之九條龍也。”
山人
(1) 指隱士
山人墨客
野客思茅宇,山人愛竹林。——唐· 王勃《贈李十四》
(2) 舊稱以卜卦、算命為職業的人;方士
也不索喚師婆擂鼓邀神,請山人占卦揲蓍。——元· 羅國賓《羅李郎》
揮灑
(1) 灑
(2) 比喻寫文章、畫畫運筆不拘束;揮毫灑墨
長喔揮灑,以為真樂。——《宣和書譜》
揮灑自如
隨意揮灑
李傑名句,題王孟端松泉圖次饒介之松濤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