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昔汝祖浮洞庭,瀟湘片月開黃陵

王叔承鐵笛歌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叔承的《鐵笛歌》

全文:
武昌老笛名鐵龍,洪武之間來浙東。
江湖萬里忽相失,當時哭死陳家翁。
流落人間二百秋,蒼龍化去青天愁。
子孫累世覓宗器,漢家寶劍周天球。
或言槜李豪家得,夜夜龍光射南極。
十年空費陳生心,購問慚無萬金直。
一朝海客持相換,生脫貂裘婦釵釧。
合浦重歸明月珠,精魂似識先人面。
太古琅玕輕欲折,孔竅參差頭尾裂。
丹砂錯落水銀花,苔痕蝕盡并州鐵。
薄如藤紙枯如木,燈前三弄秋聲蹙。
萬點梅花瀟席寒,夜半空山扣哀玉。
羌兒虎踞鳴塞鴻,怪蛟人立吹煙竹。
憶昔汝祖浮洞庭,瀟湘片月開黃陵
純陽真人坐黃鶴,漢江綠酒傾瑤瓶。
飄然將笛下東海,鐵龍聲斷江風腥。
汝今與笛竟何適,楚水吳山愁客星。
汝祖從戰鄱陽濆,佩刀曾佐高皇勛。
嘆汝飄零把孤笛,丹青竟作曹將軍。
半生我亦懷青蘋,袖來不用生龍鱗。
不如黃鶴樓前換酒聽吹笛,與君醉殺湘江春。

王叔承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洞庭

(1).廣闊的庭院。《莊子·天運》:“帝張《鹹池》之樂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間,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爾乃御文軒,臨洞庭。” 宋 蘇軾 《坤成節集英殿教坊詞·教坊致語》:“洞庭九奏,始識《鹹池》之音;靈岳三呼,共獻後天之祝。”

(2).湖名。即 洞庭湖 。《韓非子·初見秦》:“ 秦 與 荊 人戰,大破 荊 ,襲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 洞庭 九州間,厥大誰與讓?”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莪州公詩》:“ 洞庭 春水添新漲,好看雙飛返故林。”參見“ 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別名。《文選·左思<吳都賦>》:“指 包山 而為期,集 洞庭 而淹留。” 劉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東,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謂 洞庭 。”參見“ 太湖 ”。

(4).山名。在 江蘇省 太湖 中。有東西二山,東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後與陸地相連成半島。西山即古 包山 。

瀟湘

(1).指 湘江 。因 湘江 水清深故名。《山海經·中山經》:“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於 江 淵, 澧 沅 之風,交 瀟湘 之淵。”《文選·謝朓<新亭渚別范零陵>詩》:“ 洞庭 張樂池, 瀟湘 帝子游。” 李善 注引 王逸 曰:“ 娥皇 女英 隨 舜 不返,死於 湘水 。” 唐 李白 《遠別離》詩:“古有 皇 英 之二女,乃在 洞庭 之南, 瀟湘 之浦。” 王琦 注引《湘中記》:“ 湘川 清照五六丈,下見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鮮明。” 元 耶律楚材 《用薛正之韻》:“ 鳳池 分付夔龍去,萬頃 瀟湘 屬 湛然 。” 明 徐禎卿 《古意》詩:“帝子葬何處, 瀟湘 雲正深。”

(2). 湘江 與 瀟水 的並稱。多借指今 湖南 地區。 唐 杜甫 《去蜀》詩:“五載客 蜀 鄙,一年居 梓州 ;如何關塞阻,轉作 瀟湘 游?”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送劉恭父趨朝》詞:“歸輔五雲丹陛,回首 楚 樓千里,遺愛滿 瀟 湘 。” 明 何景明 《雁》詩:“長風度關塞,九月下 瀟 湘 。”

片月

(1).弦月。 南朝 陳 徐陵 《走筆戲書應令》詩:“片月窺花簟,輕寒入錦巾。” 宋 陸游 《漁父》詩:“片月又生紅蓼岸,孤舟常佔白鷗波。”

(2).一片月光。 唐 岑參 《宿岐州北郭嚴給事別業》詩:“疏鐘入臥內,片月到牀頭。”

黃陵

軒轅黃帝陵墓的略稱。位於陝西省黃陵縣城北的橋山上,因而亦稱“橋陵”。陵前有黃帝廟和漢武帝所修的祈仙台,周圍有數以萬計的千年古柏。黃帝廟中殘存北宋以來的碑刻50多塊

王叔承名句,鐵笛歌名句

詩詞推薦

憶昔汝祖浮洞庭,瀟湘片月開黃陵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