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懷·其八原文
攜手上濠梁,慨然憶莊周。
魚我不復辨,達生亦悠悠。
但見飛鳥翔,荒煙映寒流。
烏鳶啄腥腐,鸞鳳聲自由。
感此涕無已,咄哉嘆行休。
詩詞問答
問:秋懷·其八的作者是誰?答:劉紹
問:秋懷·其八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注釋
1. 押尤韻 出處:元音遺響卷十
參考注釋
攜手
手拉手
攜手並肩
濠梁
猶 濠 上。梁,橋樑。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濟水二》:“目對魚鳥,水木明瑟,可謂 濠 梁之性,物我無違矣。” 明 劉基 《題仲山和尚<群魚圖>》詩:“ 濠 梁之樂誰能寫? 袁蟻 死後無畫者。” 清 毛序 《偕同人散步》詩:“物我兩俱忘,不減 濠 梁興。” 陳毅 《七星岩》詩:“攀崖試腰腳,垂釣話 濠 梁。”參見“ 濠上 ”。
慨然
(1) 形容感慨
慨然長嘆
(2) 形容慷慨
慨然相贈
莊周
即莊子,約前369—前295,中國古代哲學家——道家的代表之一的簡稱
達生
《莊子·達生》:“達生之情者,不務生之所無以為。” 郭象 註:“生之所無以為者,分外物也。”後因以“達生”指參透人生、不受世事牽累的處世態度。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素怯懦者,欲其觀古人之達生委命,彊毅正直,立言必信,求福不回,勃然奮厲,不可恐懾也。” 唐 吳筠 《高士詠·陶徵君》:“吾重 陶淵明 ,達生知止足。” 清 黃鷟來 《和陶<飲酒>》之七:“快哉逍遙遊, 蒙 莊 真達生。”
悠悠
(1) 長久,遙遠
悠悠長夜
(2) 遙遠的
悠悠未來
(3) 形容從容不迫
(4) 眾多
(5) 荒謬
悠悠之談
(6) 飄動的樣子
羌笛悠悠雪滿地。——宋· 范仲淹《漁家傲》
(7) 庸俗
(8) 形容憂傷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爾心。——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9) 形容悠閒自在
白雲千載空悠悠。——唐· 崔顥《黃鶴樓》
悠悠自得
飛鳥
(1).會飛的鳥類。亦泛指鳥類。《禮記·曲禮上》:“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呂氏春秋·功名》:“樹木盛則飛鳥歸之。”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惕飛鳥之跱衡。”
(2).指古代藏鉤遊戲中不固定屬於哪一方的人。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貶誤》:“《風土記》曰:藏鉤之戲,分二曹以校勝負。若人耦則敵對,若奇則使一人為游附,或屬上曹,或屬下曹,名為飛鳥。”
荒煙
瀰漫的煙霧
荒煙蔓草間。——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寒流
(1)
(2) 從高緯度流向低緯度的洋流。寒流的水溫比它所到區域的水溫低,能使經過的地方氣溫下降,少雨
(3) 寒潮
烏鳶
烏鴉和老鷹。均為貪食之鳥。《莊子·列禦寇》:“ 莊子 將死,弟子欲厚葬之……曰:‘吾恐烏鳶之食夫子也。’” 前蜀 韋莊 《聞官軍繼至未睹凱旋》詩:“陣前鼙鼓晴應響,城上烏鳶飽不飛。”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四:“予擬一絶云:‘ 漢 將討 樓蘭 ,旗盪朔雲破。戰鼓半天聲,烏鳶已相賀。’”
腥腐
腥臭腐敗之物。多用於比喻。 唐 杜甫 《寄韓諫議注》詩之三:“國家成敗吾豈敢?色難腥腐餐楓香。” 宋 蘇轍 《次韻孔平仲著作見寄》之二:“要知丹砂異,不受腥腐觸。” 清 辛棄疾 《賀新郎·用韻題趙晉臣敷文積翠岩余欲令築陂於其前》詞:“勸君且作橫空鶚,便休論、人間腥腐,紛紛烏攫。”
鸞鳳
(1).鸞鳥與鳳凰。 漢 劉向 《九嘆·遠遊》:“駕鸞鳳以上游兮,從玄鶴與鷦明。”《西京雜記》卷一:“ 武帝 匣上,皆鏤為蛟龍、鸞鳳、龜麟之象。” 金松岑 《文學上之美術觀》:“雖嘯旨淪亡,不聞鸞鳳之響,而琴引未沫,如聽水仙之吟。”
(2).比喻賢俊之士。《楚辭·賈誼<惜誓>》:“獨不見夫鸞鳳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壄。” 王逸 註:“以言賢者亦宜處山澤之中,周流觀望,見高明之君,乃當仕也。” 唐 韓愈 《重雲李觀疾贈之》詩:“勸君善飲食,鸞鳳本高翔。” 陳去病 《重九歇浦示侯官林獬儀真劉光漢》詩:“淒迷鸞鳳同罹網,浩蕩滄瀛阻遠遊。”
(3).比喻君王。《敦煌曲子詞·菩薩蠻》:“良以安國部,金(今)喜迴鸞鳳。”《舊唐書·馬周傳》:“ 太宗 嘗以神筆賜 周 飛白書曰:‘鸞鳳凌雲,必資羽翼;股肱之寄,誠在忠良。’”
(4).比喻美人。 唐 盧儲 《催妝》詩:“今日幸為 秦 晉 會,早教鸞鳳下妝樓。”
(5).比喻夫婦。《醒世恆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鸞鳳之配,雖有佳期;狐兔之悲,豈無同志。”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陸判》:“豈有百歲不拆之鸞鳳耶!”參見“ 鸞鳳和鳴 ”。
自由
(1) 由自己作主;不受限制和約束
汝豈得自由。——《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少年自由則國自由。——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自由的國家和民族
認為過獨身生活要比結婚的人生活自由得多
(2) 公民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其自己的意志活動有不受限制的權利
*
信仰自由
出版自由
(3) 哲學上指對必然的認識和對客觀世界的改造
自由王國和必然王國
無已
(1) 沒有休止;不止
誅求無已
(2) 不得已
行休
謂生命將到盡頭。《文選·陶潛<歸去來辭>》:“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張銑 註:“休,謂死也。” 唐 儲光羲 《漁父詞》:“非為徇形役,所樂在行休。” 金 王若虛 《題淵明歸去來圖》詩:“得時草木竟欣榮,頗為行休惜此生。”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秋懷·其八原文_秋懷·其八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