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嘉興道中雜詠·其三》
全文:
屬鏤賜罷孤忠死,覆楚將無報逆施。
何必胥山留宰木,潮神自合付鴟夷。
參考注釋
何必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胥山
山名,相傳因 伍子胥 而得名。有三:(1)在 江蘇省 吳縣 西南。《史記·伍子胥列傳》:“﹝ 伍子胥 ﹞乃自剄死。 吳王 聞之大怒,乃取 子胥 屍盛以鴟夷革,浮之江中。 吳 人憐之,為立祠於江上,因命曰 胥山 。”一說 吳 闔閭 時已有 胥山 之名。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吳地傳》:“ 闔廬 之時大霸,築 吳越城 ,城中有小城二,徙治 胥山 。”(2) 浙江省 杭州市 城內 吳山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浙江二·杭州府》:“ 吳山 ,《圖經》云:‘ 春秋 時為 吳 南界故名。或曰以 子胥 名,譌 伍 為 吳 也。’亦名 胥山 。”(3) 浙江省 嘉興市 張山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浙江三·嘉興府》:“ 胥山 ,本名 張山 。相傳 吳 使 子胥 伐 越 ,經營於此,因改今名。”
宰木
墳墓上的樹木。語出《公羊傳·僖公三十三年》:“ 秦伯 怒曰:‘若爾之年者,宰上之木拱矣。’” 何休 註:“宰,冢也。” 宋 黃庭堅 《奉答謝公定與榮子邕論狄元規孫少述詩長韻》:“ 謝公 遂如此,宰木已三霜。” 明 李東陽 《鍾御史同追輓詩》:“五夜 虞淵 終見日,百年宰木再回春。” 清 趙翼 《岳忠武墓》詩:“宰木蒼蒼向南拱,此是改葬 祁連 塚。”
自合
(1).自應;本該。 宋 陸游 《落梅》詩之二:“過時自合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 明 劉基 《孤兒行》:“人生一世為弟兄,同根自契約枯榮。” 清 張佩綸 《論閨秀》詩之四:“ 倢伃 怨較 昭君 怨,自合清才讓 令嫻 。”
(2).自然契合。 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聖明之君,必有忠賢之臣,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親也,不介而自親。”
鴟夷
(1).革囊。《戰國策·燕策二》:“昔者 五子胥 説聽乎 闔閭 ,故 吳王 遠跡至於 郢 。 夫差 弗是也,賜之鴟夷而浮之江。”《史記·伍子胥列傳》:“ 吳王 聞之大怒,乃取 子胥 屍盛以鴟夷革,浮之江中。” 裴駰 集解引 應劭 曰:“取馬革為鴟夷。鴟夷,榼形。” 明 梁辰魚 《浣紗記·死忠》:“你一死之後,當取汝屍盛以鴟夷之革,浮之江中。”
(2).借指 春秋 吳 伍員 。 明 高啟 《行路難》詩之二:“ 鉤弋 死 雲陽 , 鴟夷 棄江沙。”
(3).指盛酒器。《藝文類聚》卷七二引 漢 揚雄 《酒賦》:“鴟夷滑稽,腹如大壺,盡日盛酒,人復藉酤。” 宋 司馬光 《柳溪對雪》詩:“鴟夷賒美酒,油壁繫輕車。” 清 陳維崧 《滿庭芳·吾邑茶具俱出蜀山暮春泊舟山下漫賦此詞》:“看鴟夷撲滿,磊磊邱樊。”一本作“ 鴟彝 ”。
(4).即 鴟夷子皮 。 唐 杜牧 《杜秋娘詩》:“ 西子 下 姑蘇 ,一軻逐 鴟夷 。” 馮集梧 註:“《史記·貨殖傳》: 范蠡 乘扁舟,浮於江湖,變名易姓,適 齊 為 鴟夷子皮 。”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詞:“欲酹 鴟夷 、 西子 ,未辨當年功業,空繫五湖船。” 郁達夫 《留別》詩之二:“ 鴟夷 應笑先生拙,難買輕舟泛五湖。”參見“ 鴟夷子皮 ”。
(5).拇指。行酒令的手勢。
乾隆名句,嘉興道中雜詠·其三名句
名句推薦
謝墩靈谷堪籠袖,待散青蒼落綺筵
陳三立《庸庵同年來游白下用前韻賦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