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立程的《同休遠文心上人度石樑》
全文:
平生愜幽賞,山水有餘癖。
躋攀陟穹崖,杖屨迷昕夕。
遙愛萬峰攢,悠然暮雲白。
一徑轉松蘿,縈迴盤蹬窄。
怪石駕飛梁,橫空巨靈劈。
瀑布自天來,波濤翻四壁。
噴沫建瓴下,懸崖幾千尺。
足底走轟雷,崩騰疑地坼。
中有一線通,莓苔覆其脊。
猿鳥不敢窺,狡兔猶辟易。
時與山僧來,躊躇中復卻。
觀止即康莊,虔心輕一擲。
舉足已忘身,生死不容隙。
嗜專遂忘險,陡然任所適。
闊步神飛揚,往來憑兩屐。
觀者色沮喪,相顧徒咋唶。
親朋四五人,驚定還慰責。
千金戒垂堂,髮膚寧不惜。
吁嗟謝世情,嶔巇羊腸迫。
浮沉投網羅,安危何所擇。
為我解天韜,逍遙舒六翮。
遺生等鴻毛,胡為效臧獲。
參考注釋
遺生
(1).忘卻自我的存在。《莊子·達生》:“棄事則形不勞,遺生則精不虧。” 成玄英 疏:“故棄世事則形逸而不勞,遺生涯則神凝而不損也。” 三國 魏 嵇康 《養生論》:“忘歡而後樂足,遺生而後身存。”
(2).捐軀;獻身。《呂氏春秋·士節》:“二曰士之為人,當理不避其難,臨患忘利,遺生行義,視死如歸。” 高誘 註:“惟意所在,不必生也,故曰遺生也。” 晉 陶潛 《讀史述九章·程杵》詩:“遺生良難,士為知己,望義如歸,允伊二子。”泛指去世。 南朝 宋 劉敬叔 《異苑》卷六:“ 謙 怪語曰:‘何不進耶?’對曰:‘遺生已久,無宜乾突。’始悟是鬼。”
(3).餘生;殘留的生命。《宋書·周朗傳》:“自華夷爭殺,戎夏競威,破國則積屍竟邑,屠將則覆軍滿野,海內遺生,蓋不餘半。”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淄水》:“昔 齊懿公 游 申池 , 邴歜 、 閻職 二人害公於竹中,今池無復髣髴,然水側尚有小小竹木,以時遺生也。”
鴻毛
鴻雁的毛,比喻極輕
胡為
何為,為什麼。《詩·邶風·式微》:“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禮記·檀弓上》:“夫古之人,胡為而死其親乎?”《漢書·黥布傳》:“胡為廢上計而出下計?” 顏師古 註:“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難》詩:“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宋 蘇軾 《鄭州別後馬上寄子由》詩:“不飲胡為醉兀兀,此心已逐歸鞍發。” 明 高啟 《贈金華隱者》詩:“嗟我胡為在塵網,遠望高峰若天壤。” 何其芳 《畫夢錄·扇上的煙雲》:“你這些話又胡為而來?我一點兒也不能追蹤你思想的道路。”
胡作非為;任意亂來。《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如今説先朝一個宰相,他在下位之時,也著實有名有譽的,後來大權到手,任性胡為,做錯了事,惹得萬口唾駡,飲恨而終。”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二折:“由他閒戲,任你胡為。”《紅樓夢》第一一一回:“ 寳釵 聽著這話,好不自在,便説道:‘我原不該給他行禮,但只老太太去世,咱們都有未了之事,不敢胡為。’” 魯迅 《書信集·致鄭振鐸》:“蓋 中國 藝術家,一向喜歡介紹 歐洲 十九世紀末之怪畫,一怪,即便於胡為,於是畸形怪相,遂瀰漫於畫苑。”
臧獲
古代對奴婢的賤稱。《荀子·王霸》:“大有天下,小有一國,必自為之然後可,則勞苦秏顇莫甚焉;如是,則雖臧獲不肯與天子易埶業。”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牘·王知古》:“臧獲有不如意者,立殺之。”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譚詩·以詩存人》:“古者奴婢皆有罪者為之,謂之臧獲。”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一編第四章第十一節:“ 墨 家認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臧獲(奴隸)也是人。”
王立程名句,同休遠文心上人度石樑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遺生等鴻毛,胡為效臧獲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