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王士禎的《慈仁寺雙松歌贈許天玉》
全文:
我昔登泰山,舉手攀秦松。
東南雲海幾千里,夜懸日氣開鴻濛。
山人出山已三載,復見金元雙樹在。
玃髯石骨青銅姿,古貌荒唐閱人代。
長夏蒼蒼秋氣深,風來絕澗蛟龍吟。
仙人五粒不可見,但有玄鶴來往飛陰森。
蚴蟉詰屈宛相向,千曲盤拿氣初放。
一任支離拔地生,那須夭矯排雲上。
我來高枕石壇邊,耳畔往往聞驚泉。
白日沉沉不到地,颯然雷雨生空天。
煙色*欲暝鍾復起,雄談岸幘波濤駛。
千秋萬歲知者誰,閩海奇人許夫子。
參考注釋
高枕
墊高枕頭安心睡覺,形容無所憂慮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又: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戰國策·齊策》
石壇
(1).石頭築的高台。古代多用於祭祀。《漢書·郊祀志下》:“紫壇偽飾女樂、鸞路、騂駒、龍馬、石壇之屬,宜皆勿修。” 北周 庾信 《周隴右總管長史豆盧公神道碑銘》:“石壇承祀,豐碑頌靈。” 唐 許渾 《重遊飛泉觀題故梁道士宿龍池》詩:“雲開星月浮山殿,雨過風雷遶石壇。” 清 曹寅 《小遊仙詩》之八:“毳毛伐盡浥清寒,自縛茅龍上石壇。”
(2).石制的台或墩。 唐 韓愈 《記夢》詩:“石壇坡陀可坐臥,我手承頦肘拄座。” 郭沫若 《孔雀膽》第一幕:“左前方有大柏樹一株,有圓形石壇圍護其根。”
耳畔
亦作“ 耳伴 ”。耳邊。《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 阿彌陀佛 念幾聲,耳伴清寧倒伶俐。”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下:“耳畔有促之起者,一舉目,則帆檣錯雜,煙波浩然,蓋已抵 申江 矣。” 茅盾 《子夜》十三:“這一聲在耳畔的呼喚,把 朱桂英 亂跳的心鎮定了。”
往往
(1) 每每;時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處處;到處
往往山出棋置。——《史記·貨殖列傳》
卒中往往語。——《史記·陳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3) 紛紛
吳王之棄其軍亡也,軍遂潰,往往稍降太尉、梁軍。——《史記·吳王濞列傳》
則文學彬彬稍進,詩書往往間出。——《漢書·司馬遷傳》
王士禎名句,慈仁寺雙松歌贈許天玉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