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仁寺雙松歌贈許天玉

作者:王士禎 朝代:清代

慈仁寺雙松歌贈許天玉原文

我昔登泰山,舉手攀秦松。

東南雲海幾千里,夜懸日氣開鴻濛。

山人出山已三載,復見金元雙樹在。

玃髯石骨青銅姿,古貌荒唐閱人代。

長夏蒼蒼秋氣深,風來絕澗蛟龍吟。

仙人五粒不可見,但有玄鶴來往飛陰森。

蚴蟉詰屈宛相向,千曲盤拿氣初放。

一任支離拔地生,那須夭矯排雲上。

我來高枕石壇邊,耳畔往往聞驚泉。

白日沉沉不到地,颯然雷雨生空天。

煙色1一1欲暝鍾復起,雄談岸幘波濤駛。

千秋萬歲知者誰,閩海奇人許夫子。

詩詞問答

問:慈仁寺雙松歌贈許天玉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慈仁寺雙松歌贈許天玉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漁洋山人精華錄卷一

參考注釋

泰山

(1) 東嶽,中國五嶽之首,中國名山,海拔1524米,位於山東泰安境內。古代帝王多在此封禪、祭告天地,多古蹟和文人墨跡,為旅遊勝地

(2) 古人把泰山作為高山的代表,常用來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寶貴的事物

有眼不識泰山

(3) 妻父的代稱

呼妻父為泰山,一說雲,泰山有丈人峰。—— 晁說之《晁氏客語》

東南

介於東和南之間的方向

方是時,博雞者以義聞東南。——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雲海

俯視時看到的如海濤起伏的雲,泛指海天高遠;蒼茫空闊之境

千里

指千里馬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日氣

日光散發的熱氣

日氣蒸雲。——《廣州軍務記》

鴻濛

見“ 鴻蒙 ”。

山人

(1) 指隱士

山人墨客

野客思茅宇,山人愛竹林。——唐· 王勃《贈李十四》

(2) 舊稱以卜卦、算命為職業的人;方士

也不索喚師婆擂鼓邀神,請山人占卦揲蓍。——元· 羅國賓《羅李郎》

出山

(1) 到山外去

(2) 舊指隱士出任官職。借指出來主持某種事務或擔任某種職務

金元

(1) 美元;美金

(2) 金制的硬幣

雙樹

娑羅雙樹。也稱雙林。為 釋迦牟尼 入滅之處。《大般涅槃經》卷一:“一時佛在 拘施郡城 ,力士生地, 阿利羅跋提 河邊,娑羅雙樹間……二月十五日大覺世尊將欲湼槃。”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卷八:“夫至理無言,玄致幽寂……所以 浄名 杜名於方丈, 釋迦 緘默於雙樹,將致理致淵寂,故聖為無言。”

石骨

堅硬的岩石。 宋 王炎 《游硯山》詩:“澗水抱石根,石骨多紺碧。”《英烈傳》第四九回:“那 富陽縣 治,前面大江,後枕峻岭,右有 鶴山 ,插出江口,石骨崚嶒,朝夕當潮水浸射。” 清 劉大櫆 《重修孫公橋記》:“岸側石骨,坡陀下趨。” 魯迅 《故事新編·補天》:“可是終於太平靜了, * 不過高如從前的山,像是陸地的處所便露出稜稜的石骨。”

青銅

銅和錫以及有時有少量其他元素(如鋅和磷)的合金,青灰色或灰黃色,比黃銅硬而強度大,用來製造多種工業零部件

古貌

古樸的形貌。 唐 韓愈 《孟生》詩:“ 孟生 江海士,古貌又古心。” 宋 蘇軾 《漁樵閒話錄》下篇:“﹝ 馬拯 ﹞見一老僧,古貌龐眉,體甚魁梧。” 明 周篔 《哭然公》詩:“古貌世莫見,高風予夙聞。”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舊聞·南州逸事》:“同朝 京江 張相國 玉書 ,古貌清臞。”

荒唐

(1) 廣大而不著邊際。引申為誇大不實或荒謬無理

荒唐透頂

(2) 放蕩

荒唐的生活

(3) 慌張

閱人

(1).觀看人;觀察人。 宋 陸游 《醉中浩歌罷戲書》詩:“老眼閲人真爛熟,壯心得酒旋消磨。”

(2).引申指檢查;審察。《紅樓夢》第七七回:“遂帶領眾人,又往別處去閲人。”

(3).指給人看相。語本《漢書·王吉貢禹等傳序》:“ 君平 ( 嚴君平 )卜筮於 成都 市……裁日閲數人,得百錢足自養,則閉肆下簾而授《老子》。”《二刻拍案驚奇》卷八:“相士看見大驚道:‘先輩氣色極高。吾在此閲人多矣,無出君右者。’” 清 侯方域 《蹇千里傳》:“會有善相人者,過之曰:‘吾閲人多矣,公耳累累然,面狹而長,類 諸葛瑾 ,後當極人臣,必富貴,無相忘也。’”

(4).與人交往,結識。 宋 吳處厚 《青箱雜記》卷二:“ 執中 好閲人,而 解賓王 最受知。” 明 吳寬 《湯媼傳》:“媼自 周 歷 漢 唐 至 宋 ,已二千餘歲,人謂其猶處子也,閲人雖多,無可以當意者。” 瞿秋白 《文藝雜著續輯·人才易得》:“美人兒而說‘多年’,自然是閱人多矣的徐娘了。”

長夏

(1).指陰曆六月。《素問·六節藏象論》:“春勝長夏。” 王冰 註:“所謂長夏者,六月也。”

(2).指夏日。因其白晝較長,故稱。 唐 沉佺期 《有所思》詩:“坐看長夏晚,秋月照羅幃。” 金 蔡珪 《寄通州王倅》詩:“長夏少人事,官閒簾戶深。” 清 劉大櫆 《游百門泉記》:“亭外廊四,周廊之內,老柏十數株蔽日,長夏坐其內不知有暑也。”

蒼蒼

(1) 灰白色的

兩鬢蒼蒼十指黑

(2) 無邊無際、空闊遼遠的

天蒼蒼,地茫茫

(3) 茂盛,眾多的樣子

蒹葭蒼蒼。——《詩·秦風·蒹葭》

秋氣

指秋日淒清、肅殺之氣。《呂氏春秋·義賞》:“春氣至,則草木產,秋氣至,則草木落。”《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秋氣憯以淒淚兮,桂枝落而銷亡。” 唐 杜甫 《曲江》詩之一:“ 曲江 蕭條秋氣高,菱荷枯折隨風濤。” 明 劉基 《秋日即事》詩之七:“秋氣蕭條 宋玉 悲,西風唯有雁相宜。” 魯迅 《朝花夕拾·父親的病》:“其時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氣。”

龍吟

(1).龍鳴。亦借指大聲吟嘯。《文選·張衡<歸田賦>》:“爾乃龍吟方澤,虎嘯山丘。” 李善 註:“言己從容吟嘯,類乎龍虎……《淮南子》曰:龍吟而景雲至,虎嘯而谷風轃。”《易·乾》“雲從龍” 唐 孔穎達 疏:“龍是水畜,雲是水氣,故龍吟則景雲出。”

(2).形容簫笛類管樂器聲音響亮。《初學記》卷二八引 南朝 梁 劉孝先 《詠竹詩》:“誰能製長笛,當為作龍吟。”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三:“笛奏龍吟水,簫鳴鳳下空。” 元 郭鈺 《和袁方茂才秋夜宴集》:“月明湖水龍吟細,雲度 吳 山雁到稀。”

(3).形容聲音深沉或細碎。 宋 陸游 《題庵壁》詩:“風來松度龍吟曲,雨過庭餘鳥跡書。” 明 劉基 《題石末元帥扇上有陳大初畫松》詩:“永夜高風吹萬竅,商聲滿地作龍吟。”《紅樓夢》第二六回:“看那鳳尾森森,龍吟細細。”

(4).形容語聲洪亮。 唐 呂岩 《勉牛生夏侯生》詩:“鶴形兮龜骨,龍吟兮虎顏。”

(5).喻指君主的號令。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傳》:“起陸之貴,際會如期,虎嘯風生,龍吟雲萃,固非偶然也。”

仙人

神話和童話中指神通廣大、長生不老的人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玄鶴

黑鶴。《韓非子·十過》:“有玄鶴二八,道南方來,集於郎門之垝。” 晉 崔豹 《古今注·鳥獸》:“鶴千歲則變蒼,又二千歲變黑,所謂玄鶴也。”《西遊記》第四一回:“迴鑾古道幽還靜,風月也聽玄鶴弄。”

來往

(1) 來和去

街上來往的人很多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車輛來往

(3) 聯繫、交往或接觸——用於人

他僅與那些百萬富翁們來往

(4) 左右;上下

總不過二尺來往水

陰森

陰沉、昏暗而令人害怕的;形容幽暗慘澹的樣子

陰森可怖的監牢

峭壑陰森。——《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蚴蟉

亦作“ 蚴虯 ”。1.蛟龍屈折行動貌。 漢 賈誼 《惜誓》:“蒼龍蚴虬於左驂兮, * 騁而為右騑。” 南朝 梁 江淹 《赤虹賦》:“俄而赤蜺電出,蚴虯神驤。” 唐 韓愈 孟郊 《納涼聯句》:“閃紅驚蚴虬,凝赤聳山嶽。” 清 唐孫華 《國學進士題名碑》詩:“蛟螭蚴蟉蟠贔屭,千秋名姓留嵯峨。”

(2).樹木盤曲糾結貌。 宋 蘇軾 《題過所畫枯木竹石》詩之二:“散木支離得自全,交柯蚴蟉欲相纏。” 清 李鄴嗣 《得杖》詩:“山魈不敢爭,空潭戲蚴蟉。”

(3).書法夭矯飛動貌。《法書要錄》卷四引 唐 張懷瓘 《文字論》:“僕今所制,不師古法……務於飛動,或若擒虎豹,有強梁拏攫之形,執蛟螭,見蚴蟉盤旋之勢。” 清 錢謙益 《渡淮聞何三季穆之訃以代哀誄》詩:“江山胸鬱蟠,蛇龍筆蚴蟉。”

詰屈

(1).屈曲;曲折。 宋 錢易 《南部新書》庚:“ 含元殿 側 龍尾道 ,自平階至,凡詰屈七轉。” 清 方象瑛 《七盤關》詩:“ 氐 中又復度 七盤 ,詰屈紆迴勢相引。”

(2).文詞艱澀難讀。 明 胡應麟 《詩藪·古體中》:“樂府至詰屈者,《朱鷺》、《臨高臺》等篇。”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茹韻香先生》:“詩集甚富,每一題,輒蔓衍百餘首,拖沓詰屈。”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二篇:“要之《商頌》五篇,事跡分明,詞亦詰屈,與《尚書》近似。”

相向

相對;面對面

相向前進

曲盤

曲折迂迴。 清 金農 《梅子岡》詩:“引眺 梅子岡 ,林端曲盤上。”

一任

(1).擔任官職期滿為一任。 宋 蘇軾 《東坡志林·致仕》:“士人歷官一任,得外無官謗,中無所愧於心。”《宋史·孝宗紀一》:“ 乾清 二年六月戊戌,詔:改官人實歷知縣一任,方許關升,著為定式。” 元 楊顯之 《瀟湘雨》第一折:“幼習儒業,頗看詩書,受十年苦苦孜孜,博一任歡歡喜喜,小生今上朝取應去。”

(2).聽憑。 唐 杜甫 《鷗》詩:“雪暗還須浴,風生一任飄。” 仇兆鰲 注引 羅大經 云:“雖風雪凌厲,亦不暇顧。” 元 無名氏 《度柳翠》第一折:“一任你漫天飛柳絮;儘著你滿地落風塵。”《兒女英雄傳》第十回:“他早已猜透 十三妹 要把他兩家合成一家、一舉三得的用意,所以一任 十三妹 調度,更不過問。” 魯迅 《書信集·致李霽野》:“這種東西,我本無用,她也無用,一任 羅太太 拋入字紙簍去罷!”

支離

(1) 分散;殘缺;沒有條理

支離破碎

(2) 瘦弱;衰弱

拔地

(1) 狠狠地

拔地瞅了一眼

(2) 在地面上陡然聳立

拔地孤峰

拔地而起的高樓

夭矯

形容姿態的伸展屈曲而有氣勢

撫凌波而鳧躍,吸翠霞而夭矯。——郭璞《江賦》

船頭龍夭嬌。——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簡陽明洞天》

排雲

排開雲層。多形容高。 晉 郭璞 《遊仙詩》之六:“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臺。” 南朝 梁 沉約 《詠孤桐》:“ 龍門 百尺時,排雲少孤立。” 唐 羊滔 《游爛柯山》詩之二:“亙壑躡丹虹,排雲弄清影。” 明 劉基 《戲為雪雞篇寄詹文同》詩:“雪鶴排雲舒六翮,長鳴遠逐 浮丘伯 。” 郭小川 《戰颱風》詩:“紅旗般的太陽,排雲撥霧飛身大海間。”

枕石

枕於石上。多喻隱居山林。 金 劉仲尹 《西溪牡丹》詩:“我欲禪居淨餘習,湖灘枕石看游魚。” 清 顧炎武 《春雨》詩:“枕石且看雲,悠然得所遣。”參見“ 枕石漱流 ”。

耳畔

亦作“ 耳伴 ”。耳邊。《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 阿彌陀佛 念幾聲,耳伴清寧倒伶俐。”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下:“耳畔有促之起者,一舉目,則帆檣錯雜,煙波浩然,蓋已抵 申江 矣。” 茅盾 《子夜》十三:“這一聲在耳畔的呼喚,把 朱桂英 亂跳的心鎮定了。”

往往

(1) 每每;時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處處;到處

往往山出棋置。——《史記·貨殖列傳》

卒中往往語。——《史記·陳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3) 紛紛

吳王之棄其軍亡也,軍遂潰,往往稍降太尉、梁軍。——《史記·吳王濞列傳》

則文學彬彬稍進,詩書往往間出。——《漢書·司馬遷傳》

白日

(1) 白天

(2) 太陽

白日依山盡。——唐· 王之渙《登鸛雀樓》

(3) 泛指時光

浪費白日

沉沉

(1) 沉重;必需費力才能舉起或移動的

穗子沉沉地垂下來

(2) 低而沉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宋· 柳永《雨霖鈴》

沉沉入睡

到地

猶道地。周詳。《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不想 張金鳳 他小小一個婦人女子,竟能認定性情,作得這樣到地!”

颯然

(1) 形容風吹時沙沙作響

有風颯然而至

(2) 爽利的樣子

或如刀劍鐵騎,颯然浮空。——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雷雨

雷電交作而降雨

空天

遼闊的天宇。 清 魏源 《劍閣》詩之一:“筋力盡青冥,漸與空天逼。”

煙色

深棕色,類似於烤菸的顏色

煙色西裝

暝鍾

見“ 暝鐘 ”。

亦作“ 暝鍾 ”。傍晚的鐘聲。 唐 賈島 《送朱可久歸越中》詩:“ 石頭城 下泊, 北固 暝鍾初。” 前蜀 韋莊 《題袁州謝秀才所居》詩:“若有前山好煙雨,與君吟到暝鐘歸。”

雄談

(1).高談闊論。 唐 王勃 《山亭興序》:“雄談逸辯,吐滿腹之精神。” 明 李東陽 《冰玉齋記》:“若 明仲 者,雄談博辯,而人不以為狂。”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佟客》:“ 董 按膝雄談,惟敬聽而已。”

(2).指見識廣博、寓義深刻的言論。 唐 盧藏用 《答宋兼貽平昔舊遊》詩:“雄談盡物變,精義解人頤。” 清 李漁 《蜃中樓·獻壽》:“叔叔,這一段雄談,果然説得好聽也。”

岸幘

推起頭巾,露出前額。形容態度灑脫,或衣著簡率不拘。 漢 孔融 《與韋端書》:“閒僻疾動,不得復與足下岸幘廣坐,舉杯相於,以為邑邑。”《晉書·謝奕傳》:“岸幘笑詠,無異常日。” 唐 白居易 《喜與楊六侍御同宿》詩:“岸幘靜當明月夜,匡牀閒臥落花朝。” 宋 陳與義 《岸幘》詩:“岸幘立清曉,山頭生薄陰。” 郭沫若 《頌武漢》詩:“天塹通衢我再來,披襟岸幘嘆雄哉!”

波濤

(1) 江湖海中的 * 浪

(2) 一種大涌浪,尤指出現在外海的

閃爍著陽光的波濤上下翻騰

千秋萬歲

(1).千年萬年,形容歲月長久。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九:“一去無還期,千秋萬歲無音詞。” 金 元好問 《湘夫人詠》:“千秋萬歲帝鄉遠,雲來雲去空悠悠。” 郭小川 《新路歌》:“我們的事業呵,千秋萬歲!”

(2).祝長壽之辭。《韓非子·顯學》:“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萬歲。’千秋萬歲之聲聒耳,而一日之壽無徵於人。” 唐 李嶠 《汾陰行》:“聲明動天樂無有,千秋萬歲南山壽。”《新唐書·禮樂志九》:“臣某等不勝大慶,謹上千秋萬歲壽。”

(3).婉言帝王之死。《史記·梁孝王世家褚少孫論》:“上與 梁王 燕飲,嘗從容言曰:‘千秋萬歲後傳於王。’王辭謝。”《北史·隋房陵王勇傳》:“每思東宮無正嫡,至尊千秋萬歲後,遣汝等兄弟向 阿雲 兒前再拜問訊,此是幾許大苦痛邪!”《新五代史·唐臣傳·郭崇韜》:“俟主上千秋萬歲後,當盡去宦官。”

(4).指千歲鳥、萬歲禽,傳說中的長壽神鳥。 晉 葛洪 《抱朴子·對俗》:“千歲之鳥,萬歲之禽,皆人面而鳥身,壽亦如其名。”《隋書·王劭傳》:“時有人於 黃鳳泉 浴,得二白石,頗有文理……又有卻非及二鳥,其鳥皆人面,則《抱朴子》所謂‘千秋萬歲’也。”

(5).見“ 千秋歲引 ”。

知者

能了解的人;有見識的人。 唐 元稹 《琵琶歌》:“曲名《無限》知者鮮,《霓裳羽衣》偏宛轉。” 宋 蘇軾 《以雙刀遣子由次其韻》:“作詩銘其背,以待知者看。”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七:“故余嘗謂 太白 詩,謹守古人繩墨,亦步亦趨,不敢相背。至 杜陵 乃真與古人為敵,而變化不可測矣……但可為知者道,難與俗人言。”

有智慧的人。《周禮·考工記序》:“知者創物,巧者述之。” 陸德明 釋文:“﹝知﹞音智。”《史記·商君列傳》:“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見於未萌。” 唐 杜甫 《貽華陽柳少府》詩:“鬱陶抱長策,義仗知者論。” 章炳麟 《文學說例》:“黨同妬真,以破碎譏知者,人心渾渾,日益頑嚚,良有以也。”

閩海

指 福建 和 浙江 南部沿海地帶。 明 徐渭 《君從》詩:“君從 閩 海下 南昌 ,正值中官降玉皇。”

奇人

(1) 以不同於某種既定的類型、式樣或規律的任何方式行事的人

(2) 在能力上傑出或引人注目的人

一個自學成功的奇人

夫子

(1) 古時對男子的尊稱

(2) 舊時稱呼學者或老師

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墨子·公輸》

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3) 舊時稱自己的丈夫

夫子積學,當“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後漢書·列女傳》

(4) 稱呼讀古書而思想陳腐的人(含譏諷意)

(5) 孔門的學生對孔子的稱呼

詩詞推薦

慈仁寺雙松歌贈許天玉原文_慈仁寺雙松歌贈許天玉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