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朱貞女傳》
全文:
卓哉朱氏賢女子,柏舟矢志志不徙。
蔡公獨展大手筆,質言傳紀書盈紙。
窈窕少長相公家,笄年禮聘許適李。
李未昏姻中道捐,女乃慟哭爺前跪。
兒已命字不可移,兒未成婦不可死。
權衡生死兩塗間,兒惟自盡兒心耳。
江頭秋冷水無波,市中火煽房不燬。
貞心幸托蔡公傳,傳存人亦歸蒿里。
伊余耳聞此事熟,幾年宛轉詩腸里。
今朝檢傳作題詞,題成凜凜秋風起。
參考注釋
伊余
自指,我。 三國 魏 曹植 《責躬詩》:“伊余小子,恃寵驕盈。” 五代 貫休 《古離別》詩:“只恐 長江 水,儘是兒女淚。伊余非此輩,送人空把臂。” 明 劉基 《北上感懷》詩:“伊余朽鈍材,嬾拙更無比。”
耳聞
耳朵所聽到的;親耳聞聽
他的一些事我早有耳聞
宛轉
(1) 圓場;圓成
店主八折了五兩銀子,沒處取討,索性做個宛轉。——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2) 輾轉
路宛轉石間。——《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宛轉而不臥
(3) 婉轉
詩腸
指詩思;詩情。 唐 孟郊 《哭劉言史》詩:“精異 劉言史 ,詩腸傾珠河。” 明 袁宏道 《答人》詩:“走不能書,而有書癖;不能詩,而有詩腸;不能酒,而有酒態。” 清 唐孫華 《長夏閒居雜感次隨庵韻》:“詩腸苦與墨同磨,時逢炎景歡娛少。”
乾隆名句,題朱貞女傳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