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東陽的《氐帶箭》
全文:
秦鞭斷江江逆流,八公草木皆為仇。
山頭鶴唳爭回首,城南老氐帶箭走。
雄兵百萬如倒山,三十年來一翻手。
君不見捫虱翁,遺言莫遣西師東。
婦人孺子徒為忠,燕山飢鷹思弄風,歸來但哭陽平公。
參考注釋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
捫虱
(1). 前秦 王猛 少年時很窮苦。 東晉 大將 桓溫 兵進 關中 時,他去謁見,一面侃侃談天下事,一面在捫虱,旁若無人。 桓溫 見他不凡,問他:我奉天子之命討逆,“而三 秦 豪傑未有至者何也”? 王猛 說:你不遠數千里而來,但“ 長安 咫尺而不渡 灞水 ”,百姓還不知你到底要怎么樣,所以不至。 桓溫 無言以對。見《晉書·王猛傳》。後以“捫蝨”形容放達從容,侃侃而談。 唐 李白 《贈韋秘書子春》詩:“披雲睹青天,捫虱話良圖。” 宋 王禹偁 《五哀詩·故國子博士郭公忠恕》:“早佐 襄陰 幕, 漢 鼎入 周 室;失志罷屠龍,佯狂遂捫蝨。” 清 石韞玉 《折桂令·自題歸來圖》套曲:“一個個妙技屠龍,雄談捫虱,壯志聞雞。”
(2).泛指任情自適。 唐 李頎 《野老曝背》詩:“有時捫虱獨搔首,目送歸鴻籬下眠。” 元 揭傒斯 《題牧羊圖》詩:“白晝捫蝨眠,清風滿高樹。”
遺言
(1) 死者生前留下來的話;遺囑
忠烈遺言。——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2) 指前賢的遺訓
西師
西方國家的軍隊。 春秋 時 晉 指 秦 軍。《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
李東陽名句,氐帶箭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