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習字慢成》
全文:
襄陽曾有言,書紙十萬整。
散布在人間,仍以娛老景。
持出少年書,欲換人不肯。
不識乏姿媚,入道天然境。
英雄善欺人,至今聲譽炳。
我亦屢更書,惟因遣日永。
前後試校衡,犁然不可並。
斯之未能信,儒臣慢相請。
名手曰張愷,技同運斤郢。
善去舊者跡,如空不留影。
問其質為誰,冷金端本等。
事必有其類,藝苑新聞耿。
十萬不為少,顛翁猶勤黽。
至今存幾紙,愛書人可省。
參考注釋
冷金
(1).淡黃色。 元 耶律楚材 《謝王巨川惠臘梅因用其韻》:“雪裡冰枝破冷金,前村籬落暗香侵。”此指臘梅。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彈絲》:“他胭脂一抹冷金翹,雙釧寒生眉影雕,難逢京兆筆尖描。”此指首飾。
(2).紙名。 清 曹寅 《題王南村<焦麓剔銘圖>》詩:“冷金蟬翼無由辨,浪打雷轟亦醒然。”參見“ 冷金紙 ”。
本等
(1).本分。恰如其身份地位。 明 徐渭 《漁陽弄》:“你為鼓史,自有本等服色,怎么不穿?” 明 李贄 《寒燈小話》:“為君者 漢 唯有 孝高 、 孝文 、 孝武 、 孝宣 耳,餘盡奴也。則以奴名人,乃其本等名號,而反怒人何也?” 清 李漁 《奈何天·分擾》:“眾換本等衣巾上。”
(2).本分。本身分內。 元 無名氏 《百花亭》第一折:“小的別的不會,這調風貼怪,幫閒鑽懶,須是本等行業,我就與你説去。” 清 李漁 《奈何天·助邊》:“我想這水旱交祲之後,三空四匱之時,本等的錢糧,尚且催徵不起,額外的軍餉,如何措置得來?”
(3).指分內應作或應有的事。 元 尚仲賢 《柳毅傳書》第一折:“進取功名是你讀書的本等,則要你著志者。”《醒世恆言·陸五漢硬留合色鞋》:“那 張藎 乃風流子弟,只曉得三瓦兩舍,行奸賣俏,是他的本等,何曾看見官府的威嚴。”《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八:“殺*人作歹,正是野僧本等,這疑也是有理的。”《紅樓夢》第三七回:“究竟這也算不得甚么,還是紡績針黹是你我的本等。”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四章:“我們生意人嘛,只曉得做生意才是本等。”
(4).這一等級。《宋史·選舉志二》:“ 乾道 元年,詔 四川 特奏名第一等第一名賜同學究出身,第二名至本等末補將仕郎。”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大人》:“ 宋 天聖 中,詔文武官不得過稱官品,諸節度使觀察使未至太傅者,許稱太傅;防禦使至橫行使,許稱太保;諸司使許稱司徒。皆本等檢校所應帶之官也。”
(5).指原來的等級。《宋史·選舉志二》:“時進士卷有犯御名者,帝曰:‘豈以朕名妨人進取耶?’令寘本等。”
(6).本來,原來。《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買賣行中一發不是本等伎倆,又把本錢消折去了。”《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 杜氏 本等不耐煩的,又見他如此光景,未免有些不足之意。”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結構》:“非查古人事實為難,使與本等情由貫串合一之為難也。”
乾隆名句,習字慢成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