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晚晴落照》
全文:
孟秋月之朔,宜晴眾所知。
雲雖時聚散,而未垂銀絲。
怵惕以終朝,傍晚明斜曦。
油雲向海徂,輕雲變霞披。
歸鴉背翻金,游鹿蹄印泥。
林葉更致佳,炳炳晶晶飛。
物意無不欣,而我仍餘思。
思明當繼晴,農諺益欽期。
參考注釋
物意
(1).眾人的心意。《魏書·元暉傳》:“先皇移都,為百姓戀土,故發冬夏二居之詔,權寧物意耳。”
(2).景物的情態。 宋 歐陽修 《奉答聖俞歲日書事》詩:“年光向老速,物意逐時新。”
(3).造物的意向。 宋 梅堯臣 《八月十五日夜東軒》詩:“它夕豈不好,物意為之摧。”
(4).禮物與情意。 宋 蘇軾 《與滕達道書》:“物意兩重,何以克當。”
無不
沒有不;全是。《禮記·中庸》:“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 唐 韓愈 《元和聖德詩》序:“風雨晦明,無不從順。”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序》:“凡六經 孔子 之書,無不牽合其論,而上下其詞也。” 魯迅 《朝花夕拾·<狗·貓·鼠>》:“ 日耳曼 人走出森林雖然還不很久,學術文藝卻已經很可觀,便是書籍的裝潢,玩具的工致,也無不令人心愛。”
乾隆名句,晚晴落照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