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清遠的《標指六偈(並敘)·語默》
全文:
至道非言,言亦可傳。
可傳何也,應物而宣。
言雖應物,物自無物。
無物之言,言音自沒。
絕言之語,妙應還普。
道非晦明,語默同取。
舉復誰唱,物物虛曠。
鹹通大千,遍乎塵想。
品類非一,同言異出。
圓音落落,凡聖俱適。
千品萬類,薰含種智。
故此一門,稱無量義。
山河宣演,草木揚音。
長說無間,所謂甚深。
深兮甚淺,不動情見。
最省工夫,凡夫不薦。
不薦最親,妙義敷陳。
歡言即笑,恚怒即嗔。
嗔為金剛,喜為迦葉。
華藏毗盧,心心相接。
接兮可見,莫看背面。
無字密言,從茲出現。
現復誰論,非用耳聞。
六根共戶,妙偈星分。
森羅經文,不出一塵。
非舌非辯,雷轉電奔。
展之在手,何法不有。
縱橫三界,無一滲漏。
時人不信,執言說病。
依倚前塵,以為決定。
決定是心,決定是塵。
心塵所使,非自由人。
諸聖苦口,隨愚過咎。
巧說多詞,強為分剖。
法無言說,汝須善別。
舍離語言,生死自絕。
凡夫聞此,無說過咎。
取彼無言,冥然長久。
端坐暗獄,以心相續。
背卻語言,猶如土木。
舍有之無,落在邪途。
有無俱病,二病俱祛。
祛復何去,不離當處。
當處不生,語默相取。
取兮不知,是東是西。
說即不說,不疑即疑。
故稱佛子,了事凡夫。
是何凡夫,問取李胡。
參考注釋
華藏
亦作“ 華臧 ”。佛教語。蓮華藏世界(或華藏世界)的略稱。 元 耶律楚材 《壬午西域河中遊春》詩之一:“春色未如華藏富,湖光不似道心明。” 明 屠隆 《曇花記·法眷聚會》:“一門並去游華藏,羞予紫誥金章,奈蹉跎紅塵路旁,何當一指津梁。”
毗盧
(1).佛名。 毗盧舍那 (亦譯作 毘盧遮那 )之省稱。即 大日如來 。一說,法身佛的通稱。 宋 蘇轍 《夜坐》詩:“知有 毗盧 一逕通,信腳直前無別巧。”
(2).見“ 毗盧帽 ”。
心相
(1).佛教語。指能感知之心。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解五·寶亮》:“如來乘本願以託生,現慈力以應化,離文字以設教,忘心相以通道。” 唐 張說 《鄎國長公主碑》:“貝葉真偈,現心相於銀鉤。” 宋 吳處厚 《青箱雜記》卷四:“諺曰:‘有心無相,相逐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此言人以心相為上也。”
(2).方言。心思,興趣。《何典》第六回:“人説‘叫化三年,做官無心相’。”
釋清遠名句,標指六偈(並敘)·語默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