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葉蘭的《葉義士溪山餞別圖》
全文:
琅琊台前逢楚郎,少年面似紅玉光。
讀書學究唐陸贄,報仇憤比韓張良。
袖攜刀筆事官府,豪氣似欲凌雲翔。
諸侯交言薦邦郡,徑騎匹馬來鄱陽。
鄱陽西行突孤壘,江城環潰沈秋水。
風濤澎湃斗鯨鼉,大劍長鎗血相指。
曉叩薇垣奏九重,夜傳羽檄來千里。
驅兵領將怒咆哮,且斬旄頭獻天子。
偃武歸休思故田,拂衣卻上信溪船。
吳芮祠東酌別酒,父老慷慨爭留連。
草色遙空暗楚雨,柳絲拽岸垂淮煙。
華姬緩歌度離曲,銀箏調遏鳴哀弦。
奉觴為壽復贈寄,出門莫灑兒女淚。
古來竹帛耀勛名,壯士悠悠四方誌。
浪跡縱橫天地間,無使光陰等閒棄。
芙蓉花發望歸期,記此郵亭去時意。
參考注釋
偃武
停息武備。 唐 獨孤及 《賀袁傪破賊表》:“陛下方鋭志於偃武,不得已而用兵,乃命將受略,使先勝後戰。”《晚清文學叢鈔·說唱文學卷上·學生相和歌》:“世無文弱國,今非偃武時。”
歸休
(1).回家休息。《莊子·逍遙遊》:“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漢書·孔光傳》:“沐日歸休,兄弟妻子燕語,終不及朝省政事。” 唐 王勃 《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歸休置驛,獨守家聲。” 清 黃景仁 《潁州西湖》詩:“達人醯雞視身世,興會偶寄思歸休。”
(2).辭官退休;歸隱。《韓詩外傳》卷九:“ 田子 為相三年歸休,得金百鎰奉其母。” 唐 李德裕 《思歸赤松村呈松陽子》詩:“顧余知止足,所樂在歸休。” 宋 楊萬里 《昭君怨·賦松上鷗》詞:“我已乞歸休,報沙鷗。”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四:“故園未遂歸休志,慚愧 劉 家好弟兄。”
拂衣
(1).提起或撩起衣襟。《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叔向 ﹞曰:‘姦以事君者,吾所能御也。’拂衣從之。” 杜預 註:“拂衣,褰裳也。” 晉 葛洪 《抱朴子·疾謬》:“乃有使酒之客,及於難侵之性,不能堪之,拂衣拔棘,而手足相及。”
(2).揮動衣服。形容激動或憤激。 漢 楊惲 《報孫會宗書》:“是日也,拂衣而喜,奮袖低昂,頓足起舞。”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 孔 慨然曰:‘……今猶俎上腐肉,任人膾截耳。’於是拂衣而去。” 唐 穀神子 《博導志·崔玄微》:“ 醋醋 怒曰:‘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拂衣而起。”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那班門客才曉得他是 崔 魏 逆黨,不待曲終,拂衣散盡。”
(3).振衣而去。謂歸隱。 晉 殷仲文 《解尚書表》:“進不能見危授命,忘身殉國;退不能辭粟 首陽 ,拂衣高謝。” 南朝 宋 謝靈運 《述祖德》詩:“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裡。” 唐 王維 《送張五歸山》詩:“幾日同攜手,一朝先拂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世態紛紜,半生塵里朱顏老;拂衣不早,看罷傀儡鬧。”
上信
指七、八月東北信風。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自 白沙 泝流而上,常待東北風,謂之信風。七月八月有上信,三月有鳥信,五月有麥信。”
季風或潮汛等隨節候定時到來,謂之上信。 唐 張祜 《襄陽樂》詩:“大堤花月夜, 長江 春水流,東風正上信,春夜特來游。” 唐 陸龜蒙 《襲美以巨魚之半見分因以酬謝》詩:“誰與春江上信魚,可憐霜刃截來初。”
葉蘭名句,葉義士溪山餞別圖名句
名句推薦
便未怕、天暄蜂蝶,笛轉羌蠻
權無染《鳳凰台憶 * /鳳凰台上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