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周行己的《遷居柳市有感·其二》
全文:
羅含亦有宅,洲渚啟柴門。
未足拒風色,猶堪隔世喧。
卜居空著論,畢娶詎忘言。
且折薛中券,相從籬下樽。
參考注釋
卜居
選擇居處
卜居於鄉
畢娶
據《後漢書·逸民傳·向長》載: 向長 ( 嵇康 《高士傳》作“ 尚長 ”)隱居不仕,“男女娶嫁既畢,勑斷家事勿相關”,於是與同好“俱游五嶽名山,竟不知所終”。後遂以“畢娶”為辦完子女婚事,避世優遊的典故。《文選·謝靈運<初去郡>詩》:“畢娶類 尚子 ,薄游似 邴生 。” 呂延濟 註:“ 尚子平 男娶女嫁畢,勑斷家事,勿復相關。 邴曼容 養志自脩,薄為游官而已。” 唐 杜甫 《西閣》詩之二:“畢娶何時竟?消中得自由。”
忘言
(1).謂心中領會其意,不須用言語來說明。語本《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國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隱士,鬚髮皆皓然,策杖從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陳師道 《次韻德麟植檜》:“蕭蕭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慚搜句百無功。”
(2).指不借語言為媒介而相知於心的友誼。《晉書·山濤傳》:“後遇 阮籍 ,便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韓愈 《祭薛中丞文》:“況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須言說。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言事·抗疏中輟》:“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權奸已敗,即往事果真,亦當忘言,此等追敘,似乎蛇足。”
周行己名句,遷居柳市有感·其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