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湯泉荷花》
全文:
君子小人不同道,或貴晚成或欲速。
豈有亭亭淨植姿,竟與朝華草同族。
乃知地力擅天工,蔥嶺見說冬生谷。
玉筍班中多美材,詎必後凋識真木。
但使因風裊靜馨,莫令群蕕譏不馥。
參考注釋
玉筍班
亦作“ 玉筍班 ”。指英才濟濟的朝班。 唐 鄭谷 《九日偶懷寄左省張起居》詩:“渾無酒泛金英菊,漫道官趨玉筍班。” 宋 張元乾 《奉送晁伯南歸金溪》詩:“文元勛業金甌字,昭德風流玉筍班。” 金 元好問 《王子端內翰山水同屏山賦》詩之二:“眼明今日題詩處,卻見明昌玉筍班。” 明 劉基 《送金華何生還鄉覲親》詩:“故家文物依然在,似汝須歸玉筍班。”參見“ 玉筍 ”。
見“ 玉筍班 ”。
美材
(1).優良的木材。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或以嘉名取寵,或以美材見珍。” 明 吳承恩 《贈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詩序:“美材取於既成,碩果食於方熟。”
(2).不凡的資質。《韓非子·奸劫弒臣》:“人主無法術以御其臣,雖長年而美材,大臣猶將得勢擅事主斷,而各為其私急。”《韓詩外傳》卷六:“美材也而不聞君子之道、隱小物以害大物者,災必及身矣。”
後凋
見“ 後彫 ”。
識真
(1).識別真相。 唐 柳宗元 《重贈》詩之二:“世上悠悠不識真,薑芽儘是捧心人。” 金 王若虛 《文辨》:“世之秉筆者往往不謹,馳騁雕鐫,無所不至,自以為得意,而讀者亦從而歆羨,識真之士,何其少也。”
(2).識認自然之道;認識本原。 唐 張說 《岐州刺史平原男陸君墓志銘》序:“公諱 伯玉 ,字某, 河南 人,識真之士也。” 明 海瑞 《訓諸子說》:“聖賢以識真誨人,其説備在方冊。”
乾隆名句,湯泉荷花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