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德洪的《七月十三示阿慈闕闕》
全文:
寺已餘十僧,田不登百數。
何以常乏食,強半了租賦。
今年失布種,正坐無牛具。
六月始分秧,江流冒塍路。
水退秧陷泥,經月已無雨。
枯根拆龜兆,瘦葉壓勃土。
鄰家飯早占,我方質袍褲。
此生為口腹,夢幻相煎煮。
阿慈佐井臼,事眾耐辛苦。
今朝質且盡,父子屹相覷。
頹然輒坐睡,欠伸久不語。
只個甘露滅,可質請持去。
參考注釋
不登
(1).歉收。《禮記·曲禮下》:“歲凶,年穀不登。”《漢書·元帝紀》:“歲數不登,元元睏乏,不勝饑寒。” 宋 蘇軾 《許州西湖》詩:“ 潁川 七不登,野氣長蒼莽。” 清 吳敏樹 《先考行狀》:“今歲頗不登,貸者艱償,不如放之。”
(2).不升。《左傳·文公二年》:“《周志》有之:勇則害上,不登於明堂。”
(3).不用。《左傳·隱公五年》:“鳥獸之肉不登於俎,皮革、齒牙、骨角、毛羽不登於器。” 楊伯峻 註:“不登於器,猶言不用於製成軍國之重要器物。”
(4).不與,不贊成。《左傳·襄公元年》:“於是為 宋 討 魚石 ,故稱 宋 ,且不登叛人也。” 杜預 註:“登,成也。不與其專邑叛君,故使 彭城 還繫 宋 。” 楊伯峻 註:“不登即不贊同。” 漢 陳琳 《為袁紹檄豫州》:“幕府惟強幹弱枝之義,且不登叛人之黨,故復援旌擐甲,席捲起征。”
百數
猶言上百個。《呂氏春秋·精諭》:“海上之人有好蜻者,每居海上從蜻游,蜻之至者百數而不止,前後左右盡蜻也。”《史記·蕭相國世家》:“今雖亡 曹參 等百數,何缺於 漢 ?” 晉 劉琨 《勸進表》:“一角之獸、連理之木,以為休徵者,蓋有百數。”
用百來計算。《呂氏春秋·原亂》:“三君死,一君虜,大臣卿士之死者以百數。”《漢書·藝文志》:“至 元始 中,徵天下通國小者以百數,各令記字於庭中。”
釋德洪名句,七月十三示阿慈闕闕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