涕零始業何其艱,九重萬戶遑安處

乾隆乘馬過興京再詠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乘馬過興京再詠》

全文:
赫圖阿喇連興京,依山樹柵聊為城。
秋風策馬一憑閱,兆基締構欽龍興。
茅茨木突風猶古,故宮欲覓迷處所。
涕零始業何其艱,九重萬戶遑安處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涕零

哭泣流淚

涕泣沾襟

始業

學年的開始或開端

秋季始業

何其

多么(多帶有不以為然的口氣)

何其壯也。——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何其衰也。——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

何其糊塗

九重

(1).九層;九道。《楚辭·天問》:“圜則九重,孰營度之?”《韓詩外傳》卷八:“ 齊景公 使人於 楚 , 楚王 與之上九重之臺。” 三國 魏 曹植 《當牆欲高行》:“願欲披心自説陳,君門以九重,道遠 河 無津。”

(2).泛指多層。 元 無名氏 《氣英布》第四折:“九重圍里往來,直似攛梭;萬隊營中上下,渾如走馬。”

(3).指天門;天。《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一·漢郊祀歌一》:“九重開,靈之斿,垂惠恩,鴻祜休。” 唐 李白 《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我皇手把天地戶, 丹丘 談天與天語。九重出入生光輝,東來 蓬萊 復西歸。”京劇《貴妃醉酒》:“好一似 嫦娥 下九重,清清冷落在 廣寒宮 。”

(4).指宮門。 漢 趙壹 《刺世疾邪賦》:“雖欲竭誠而盡忠,路絶險而靡緣。九重既不可啟,又羣吠之狺狺。”

(5).指宮禁,朝廷。 唐 盧綸 《秋夜即事》詩:“九重深鎖禁城秋,月過南宮漸映樓。”

(6).指帝王。 唐 李邕 《賀章仇兼瓊克捷表》:“遵奉九重,決勝千里。” 明 無名氏 《金雀記·作賦》:“明朝入禁中,奏聞九重。” 清 鈕琇 《觚賸續編·人觚》:“先是, 寶 ( 法寶 )出奔時,九重大怒,命大索天下。”

(7).指皇位。《敦煌曲子詞·酒泉子》:“隊隊雄軍驚御輦,驀街穿巷犯皇宮,祇擬奪九重。”

萬戶

(1).一萬戶。《史記·高祖本紀》:“諸將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亦指萬人。 宋 陳師道 《贈魏衍》詩之二:“寧須萬戶權輕重,不待千篇一已多。”

(2).萬家;萬室。萬,極言其多。 漢 班固 《西都賦》:“張千門而立萬戶,順陰陽以開闔。” 唐 李白 《子夜吳歌》之三:“ 長安 一片月,萬戶擣衣聲。”

(3).官名。 金 初設定, 元 代相沿,為世襲官職。萬戶為“萬夫之長”,總領於中央的樞密院;駐於各路者,則分屬於行省。設萬戶府以統領千戶所,諸路萬戶府各設達魯花赤一員,萬戶一員。又有海道運糧萬戶府,設官與諸路萬戶府同。參閱《元史·百官志七》。

安處

(1).安定閒適地生活。《詩·小雅·小明》:“嗟爾君子,無恆安處。” 漢 班固 《西都賦》:“後宮則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 合歡 增城 ,安處常寧。” 晉 陸機 《擬行行重行行》詩:“去去遺情累,安處撫清琴。”

(2).安妥,妥貼。《漢書·藝文志》:“《孝經》者…… 漢 興, 長孫氏 、博士 江翁 、少府 后蒼 、諫大夫 翼奉 、 安昌侯 張禹 傳之,各自名家。經文皆同,唯 孔子 壁中古文為異。‘父母生之,續莫大焉’,‘故親生之膝下’,諸家説不安處,古文字讀皆異。” 顏師古 注引 臣瓚 曰:“《孝經》云:‘續莫大焉’,而諸家之説各不安處之也。”

(3).安置;安排。《太平廣記》卷三八三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曲阿人》:“吾比欲安處汝,職局無缺者,唯有雷公缺,當啟以補其職。”《北齊書·薛修義傳》:“﹝ 薛修義 ﹞招降胡酋 胡垂黎 等部落數千口,表置 五城郡 以安處之。”

(4).謂停息。 漢 王粲 《從軍》詩之二:“日月不安處,人誰獲常寧。”

(5).安然接受。 唐 柳宗元 《答吳武陵<非國語>書》:“每為一書,足下必大光耀以明之,固又非僕之所安處也。”

安定舒適的居處。《管子·心術下》:“豈無安處哉?我無安心。” 唐 白居易 《四十五》詩:“老來尤委命,安處即為鄉。”

乾隆名句,乘馬過興京再詠名句

詩詞推薦

涕零始業何其艱,九重萬戶遑安處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