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寒山寺·其四十八原文
貧賤關前業,休嗟命未亨。
田園不種樹,花果何由生。
千沉兩條路,看你如何行。
願君牢著腳,前面有深坑。
詩詞問答
問:擬寒山寺·其四十八的作者是誰?答:釋懷深
問:擬寒山寺·其四十八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庚韻
參考注釋
貧賤
窮困又沒有社會地位
貧賤有此女。——《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前業
先前的事業;前人的事業。《漢書·劉歆傳》:“復領《五經》,卒父前業。”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及 班固 述 漢 ,因循前業,觀 司馬遷 之辭,思實過半。”
田園
(1) 田地與園圃
(2) 農村;鄉下
(3) 描繪或表現村民生活的,尤其是以理想化和習俗化的手法
田園詩
田園文學
種樹
(1).種植;栽種。《韓非子·難二》:“舉事慎陰陽之和,種樹節四時之適。”《史記·李斯列傳》:“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漢書·文帝紀》:“歲勸民種樹,而功未興,是吏奉吾詔不勤,而勸民不明也。”
(2).栽樹。 晉 潘岳 《閒居賦》:“築室種樹,逍遙自得。”
何由
亦作“ 何繇 ”。1.從何處,從什麼途徑。《楚辭·天問》:“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僕雖嚚頑,願從足下。雖然,何由而自達哉!” 唐 王昌齡 《送韋十二兵曹》詩:“出處兩不合,忠貞何由伸?”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六:“ 晉 張華 有鸚鵡,每出還,輒説僮僕好惡。一日,寂無言; 華 問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魯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後,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陳舊,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謝靈運 《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瀨修竹茂林》詩:“美人游不還,佳期何由敦?”《宋書·沉慶之傳》:“治國譬如治家,耕當問奴,織當訪婢。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由成?” 明 劉基 《次韻和脫因宗道感興》詩之三:“路遠無羽翼,何由得飛還?”《醒世恆言·李玉英獄中訟冤》:“稍加責罰,此輩就到家主面前輕事重報,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著意防範,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有雲 太倉 王宮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無損。然與《玉版》對觀,無少差,信為《玉版》未損時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剝漶?或造物忌之邪?”
如何
(1)
(2) 用什麼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貼的問題
(3) 方式、方法怎樣
接下去的問題是如何表明我們的意思
(4) 在什麼情況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會
(5) 怎么,怎么樣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後如何。——《水滸傳》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樣”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湯問》
著腳
立足;涉足。 清 費錫璜 《漢詩總說》五:“學詩須從第一義著腳,如立 泰 華 之巔,一切培塿,皆在其中。”
(1).置足,猶言親臨其地。 唐 韓愈 《和裴僕射相公假山十一韻》:“公乎真愛山,看山旦連夕,猶嫌山在眼,不得著腳歷。” 宋 范成大 《桑嶺》詩:“人言遠遊好,呼來試著腳。” 宋 楊萬里 《寄題李與賢似剡庵》詩:“我曾著腳 勾踐 國,奉詔 昭陵 省松柏。”
(2).指落腳;涉足。 宋 陸游 《讀史》詩:“人間著腳盡危機,睡覺方知夢境非。”《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五:“我 陳珩 若再向花柳叢著腳時,永遠前程不吉,死於非命。”
(3).確實的,可靠的。《西遊補》第六回:“我有一個道理:逕到臺上,見了 項羽 ,把 始皇 訊息問他,倒是個著腳信。”
前面
(1) 位置靠前。接近正面的空間;空間或位置靠前的部分
前面就是宿營地
(2) 次序靠前的部分;文章或講話中先於現在所敘述的部分
前面提到的原則
標籤:寒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