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游金山寺四疊蘇軾韻》
全文:
大江入中國十分,到此三分已近海。
河常有患江無患,偶然亦復有患在。
去歲荊楚肆難陀,尾打浪冠須彌波。
文泉監利被災重,賑恤寧靳費帑多。
瓜洲城下走舟楫,坍沙日甚於一日。
茭楗保護那可施,南望心憂為黔赤。
漲退城安定駭魄,民色如前澤而黑。
輕艫重剪江波明,為思昨夏猶餘驚。
我有恆心民盡識,屢巡豈緣攬景物。
韶春復駐氐父山,強和蘇韻不避頑。
獨愧詀詀言未已,可知既水弗洗水。
參考注釋
去歲
去年
荊楚
(1). 荊 為 楚 之舊號,略當古 荊州 地區,在今 湖北 湖南 一帶。《詩·商頌·殷武》:“撻彼 殷武 ,奮伐 荊楚 。”《楚辭·大招》:“自恣 荊楚 ,安以定只。” 唐 杜甫 《江上》詩:“江上日多雨,蕭蕭 荊楚 秋。” 宋 周邦彥 《齊天樂·端午》詞:“角黍包金,香蒲泛玉,風物依然 荊楚 。” 清 魏源 《<聖武記>序》:“ 荊楚 以南,有積感之民焉。”
(2).木名。古時用為刑杖。 明 余繼登 《典故紀聞》卷一:“ 太祖 指道旁荊楚謂世子曰:‘古者用此為撲刑,蓋以其能去風,雖傷不至過甚。’”
難陀
佛教語。Nanda的音譯。龍王名。傳說為無耳能聽之龍。 南朝 梁武帝 《斷酒肉文》之三:“五龍王: 娑竭龍王 、 阿耨龍王 、 難陀龍王 、 跋難陀龍王 、 伊那滿龍王 ,如是一切菩薩龍王,亦應遍滿在此。” 宋 范成大 《復作耳鳴》詩之二:“如今卻笑 難陀 種,無耳何勞強聽聲。” 沉欽韓 註:“ 難陀龍 無耳而聽。 難陀 ,龍也。《翻譯名義》:難陀,此雲歡喜。 段成式 《酉陽雜俎》云:龍無目。” 宋 劉應時 《耳聾詩》:“ 難陀 能反聽,梢境已消融。”
須彌
(1).見“ 須彌山 ”。
(2).信佛者泛指山。 唐 楊炯 《梓州惠義寺重閣銘》:“俯觀大道,僅如棗葉;下望須彌,裁同芥子。”
乾隆名句,游金山寺四疊蘇軾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