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汝玉的《送人復任》
全文:
巴君抱志清以廉,蚤歲苦學甘齏鹽。
復膺歲貢登太學,晨立館下恆恭謙。
年深拜官趨縣幕,北闕拜謝衣襜襜。
天恩浩蕩不能報,誰謂祿秩微且纖。
致官不改在閒操,官舍有突或不炎。
家人從君告空乏,君獨不異終日恬。
朅來輸漕拜丹陛,民望返轍頻東瞻。
復尋歸路赴官所,長江雨晴春水添。
太和回首在何處,舟前翠黛廬峰尖。
邑人歌謳候沙際,老雉爭立首皓黔。
君今惠愛有如此,何必馬駟車施幨。
宦途豈無顯位者,鼠竊雞啄長不厭。
孰雲毀譽無足畏,名在士庶口用噞。
曾聞勁草挺風疾,更想貞松凌歲嚴。
我歌贈君激末俗,薄位豈得長相淹。
參考注釋
贈君
猶贈公。 清 鈕琇 《觚賸·自怡編序》:“先贈君 芥葊公 ,春秋六十有八,性喜讀書。”
末俗
(1).謂末世的習俗,低下的習俗。 漢 董仲舒 《士不遇賦》:“生不丁三代之隆盛兮,而丁三季之末俗。” 晉 葛洪 《抱朴子·明本》:“末俗偷薄,雕偽彌深。” 唐 元稹 《戒勵風俗德音》:“末俗偷巧,內荏外剛。” 宋 王安石 《楊劉》詩:“末俗忌諱繁,此理寧復在?” 李大釗 《青春》:“末俗澆漓,未始非為此説者階之厲也。”
(2).世俗之人。指一般平庸的人。 金 王若虛 《高思誠詠白堂記》:“ 樂天 之詩,坦白平易,直以寫自然之趣,合乎天造,厭乎人意,而不為奇詭以駭末俗之耳目。” 元 劉壎 《隱居通議·詩歌三》:“今末俗淺識,殊無知者。” 清 納蘭性德 《雜詩》之三:“吚吚奏《皇華》,末俗自不識。”
(3).世俗之人。指未出家的人。與“僧侶”相對。 清 顧炎武 《張隱君元明於園中置一小石龕曰仙隱祠征詩紀之》:“猶憐末俗愚難寤,故作幽龕小座供。” 清 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識》卷四:“火葬倡於釋氏,末俗因之。”
豈得
猶怎能,怎可。《後漢書·孔融傳》:“王室大臣,豈得以見脇為辭。” 唐 李白 《擬古》詩之十二:“人生難稱意,豈得長為羣?” 宋 葉適 《朝請大夫陳公墓志銘》:“今日常文又不用,乃依群盜剽奪行之,豈得以敗亡為戲乎。”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四:“維正之供,至欲藉勢力以巧免,是化外也,繩以嚴刑,豈得為過。”
長相
相貌;容貌
王汝玉名句,送人復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