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伍瑞隆的《懷何龍友太史因李太史付寄》
全文:
與君曾有十年期,今日真能稱往時。
天下論才如爾少,匣中看劍喜吾知。
應教翰藻爭金石,漸有風猷屬鼎彝。
舊社李生還並署,春風岐路益相思。
參考注釋
應教
魏 晉 以來稱應諸王之命而和的詩文。 南朝 宋 湛茂之 有《歷山草堂應教》詩。 唐 王維 有《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詩。 趙殿成 箋註:“ 魏 晉 以來,人臣放文字間,有屬和於天子,曰應詔;於太子,曰應令;於諸王,曰應教。”
翰藻
文采,辭藻。 漢 王粲 《硯銘》:“墨運翰藻,榮辱是若。”《新唐書·李百藥傳》:“翰藻沉鬱,詩尤其所長。” 章炳麟 《文學總略》:“是皆名理之言,諸子之鼓吹也,而以精富才藻為目,足知 晉 時所謂翰藻者,正在此類。”
金石
金屬和石頭,比喻堅固的東西
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風猷
(1).風教德化。《晉書·傅玄傳論》:“ 傅祗 名父之子,早樹風猷,崎嶇危亂之朝,匡救君臣之際,卒能保全祿位,可謂有道存焉。”《文選·任昉<為范始興作求立太宰碑表>》:“原夫存樹風猷,沒著徽烈,既絶故老之口,必資不刊之書。” 呂向 註:“猷,道……言風教道德,死當著其美業,故老既沒必資於銘記。”
(2).指人的風采品格。 南朝 齊 謝朓 《奉和隨王殿下》之七:“風猷冠 淄 鄴 ,衽舄愧 唐 牧 。”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八:“異時獲賜,今日先知;瞻望風猷,常在魂夢。” 明 汪廷訥 《種玉記·榮壽》:“時人莫慢輕貧賤,玉汝於成意在天, 衞 霍 風猷豈浪傳。” 清 鄭燮 《濰縣署中與舍弟第五書》:“剖晰聖賢之精義,描摹英傑之風猷,豈一言兩語所能了事?”
鼎彝
亦作“ 鼎彝 ”。古代祭器,上面多刻著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 漢 許慎 《<說文解字>敘》:“郡國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銘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前郡尹 溫太真 、 劉真長 ,或功銘鼎彝,或德標素尚。” 李善 註:“《禮記》曰:鼎有銘,銘者,論譔其先祖之德美、功烈、勳勞,而酌之祭器。《左氏傳》: 臧武仲 曰:大伐小,取其所得,以作彝器,銘其功,以示子孫。” 宋 王安石 《韓忠獻輓辭》之二:“英姿爽氣歸圖畫,茂德元勛在鼎彝。” 胡適 《<國學季刊>發刊宣言》:“鼎彝、泉幣、碑版、壁畫、雕塑、古陶器之類,雖缺乏系統的整理,材料確是不少了。”
伍瑞隆名句,懷何龍友太史因李太史付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