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堂的《擬古·其一》
全文:
謫龍乖雨令,薦雷失帝威。
蟆藏月乃食,蜃毒星掩輝。
顛風坤噎氣,擊雹物遭痱。
獸驚岳搖震,鯨奔海沸飛。
觸山天維缺,射日陽光微。
誰為咎沴氣,感召隨化機。
王禎百靈順,鹹若彝典徽。
憂懷嘆杞國,何事獨沾衣。
參考注釋
百靈
(1).各種神靈。《文選·班固<東都賦>》:“禮神祇,懷百靈。” 李善 註:“《毛詩》曰:‘懷柔百神。’” 唐 李白 《天長節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今主上明聖,懷於百靈。” 宋 曾鞏 《賀韓相公赴許州啟》:“百靈奔衛,宜無陟降之勞;六氣節宣,當遂神明之適。” 明 劉基 《鈞天樂》詩:“君不見 天穆 之山二千仞,天帝所以觴百靈。”
(2).見“ 百靈鳥 ”。
鹹若
《書·皋陶謨》:“ 皋陶 曰:‘都!在知人,在安民。’ 禹 曰:‘吁!鹹若時,惟帝其難之。’”後以“鹹若”稱頌帝王之教化。謂萬物皆能順其性,應其時,得其宜。 唐 李邕 《春賦》:“律何谷而不暄,光何容而不灼。植也知歸,動焉鹹若。爾乃楊迴曲沼,李雜芳園。” 宋 沉遘 《三司獄空道場功德疏右語》:“伏以至仁當天,品物鹹若。” 明 歸有光 《嘉靖庚子科鄉試對策》之三:“古者百姓太和,萬物鹹若。” 清 王夫之 《連珠有贈》之十二:“蓋聞鹹若之理,原安原而隰安隰;不言之化,動應動而虛應虛。”
彝典
(1).常典。 南朝 梁 江淹 《蕭相國拜齊王表》:“業不題於宗器,聲靡記於彝典。” 北周 庾信 《為閻大將軍乞致仕表》:“尸祿素餐,久紊彝典;負乘致寇,徒煩有司。” 唐 元稹 《王炅兼侍御史制》:“特示加恩,匪用彝典,可依前件。”《明史·張至發傳》:“且不遣行人護行,但令乘傳,賜道里費六十金、彩幣二表里,視首輔去國彝典,僅得半焉。”
(2).指舊典。《隋書·高祖紀下》:“刪正彝典,日不暇給。”《宋史·禮志二》:“將來明堂遵用先皇帝彝典,以 高宗 參侑。” 明 張居正 《禮樂紀》:“命有司憲遺經,蒐彝典,於是製作大備。”
李堂名句,擬古·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