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其一

作者:李堂 朝代:明代

擬古·其一原文

謫龍乖雨令,薦雷失帝威。

蟆藏月乃食,蜃毒星掩輝。

顛風坤噎氣,擊雹物遭痱。

獸驚岳搖震,鯨奔海沸飛。

觸山天維缺,射日陽光微。

誰為咎沴氣,感召隨化機。

王禎百靈順,鹹若彝典徽。

憂懷嘆杞國,何事獨沾衣。

詩詞問答

問:擬古·其一的作者是誰?答:李堂
問:擬古·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李堂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堂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微韻 出處:甬上耆舊詩卷八

參考注釋

顛風

(1).暴風;狂風。 唐 元稹 《人道短》詩:“顛風暴雨電雷狂,晴被陰暗,月奪日光。” 宋 陸游 《夜宿陽山磯將曉大雨北風甚勁俄頃行三百餘里遂抵雁翅浦》詩:“五更顛風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殘暑。” 清 曹寅 《觀打魚歌》:“不愁瀺灂隨潮長,只怕顛風吹五兩。”

(2).瘋癲,顛狂。 明 楊柔勝 《玉環記·富童譖非》:“忘卻困窮,不記當初梗跡萍蹤,纔得提攜便弄顛風。” 明 楊柔勝 《玉環記·皋逢簫玉》:“情理不堪容,弄顛風,將咱覷得忒沒用。”

搖震

搖動震盪。 漢 班固 《東都賦》:“日月為之奪明,丘陵為之搖震。” 明 陳子龍 《議財用》:“叛藩劇盜,海內搖震。” 郭沫若 《瓶》詩之四:“我的心旌呀,你怎么這般搖震?”

觸山

《淮南子·天文訓》:“昔者 共工 與 顓頊 爭為帝,怒而觸 不周之山 ,天柱折,地維絶,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後以“觸山”喻力大無窮。 南朝 梁 劉孝標 《辨命論》:“觸山之力無以抗,倒日之誠弗能感。”《東周列國志》第十七回:“ 魯莊公 曰:‘ 鮑叔牙 挾忿而來,加以 宋 助, 南宮長萬 有觸山舉鼎之力,吾國無其對手,兩軍並峙,互為犄角,何以御之?’”

天維

(1).天的綱維。《文選·張衡<西京賦>》:“爾乃振天維,衍地絡。” 薛綜 註:“維,綱也;絡,網也。謂其大如天地矣。” 唐 魏徵 《大明舞》詩:“上紐天維,下安地軸。”

(2).國家的綱紀。《晉書·束晳傳》:“振天維以贊百務,熙帝載而鼓皇風。” 明 張居正 《恭述祖德》詩:“二祖肇皇綱,三宗奠天維。”

射日

古有 羿 射日的神話傳說。《淮南子·本經訓》:“逮至 堯 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上射十日。”後以“射日”借喻攻克頑敵。 明 夏完淳 《大哀賦》:“既追風而西捷,遂射日以南侵。” 陳毅 《衛崗初戰》詩:“彎弓射日到 江 南,終夜喧呼敵膽寒。”

陽光

日光

陽光充足

沴氣

災害不祥之氣。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況以沴氣朝浮,妖精夜殞,赤烏則三朝夾日,蒼雲則七重圍軫,亡 吳 之歲既窮,入 郢 之年斯盡。” 唐 楊炯 《奉和上元酺宴應詔》:“祅星六丈出,沴氣七重懸。” 清 黃遵憲 《西鄉星歌》:“此外喑嗚叱吒之聲勢,化為妖云為沴氣。”

感召

(1)

(2) 感化並召喚

在政策的感召下,他自首了

(3) 通過神或超自然的力量把某種意思傳給或透露給代理人

說了受上帝感召而說的話

化機

(1).變化的樞機。 唐 吳筠 《步虛詞》之十:“二氣播萬有,化機無停輪。” 明 宋濂 《傅幼學字說》:“三代聖人之所學者,大參乎天地,而小不遺乎事物,妙可以贊化機,而近不離乎云為。” 清 趙翼 《朔風》詩:“一笑化機誰識得,樹方落葉鳥添毛。”

(2).猶化工。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七:“此詞亦非正聲,然其中有一片化機,未可淺視。” 清 沉德潛 《說詩晬語》卷上:“五言絶句, 右丞 之自然, 太白 之高妙, 蘇州 之古澹,併入化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一回:“忽從天外開奇想,要向玄中奪化機。”

百靈

(1).各種神靈。《文選·班固<東都賦>》:“禮神祇,懷百靈。” 李善 註:“《毛詩》曰:‘懷柔百神。’” 唐 李白 《天長節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今主上明聖,懷於百靈。” 宋 曾鞏 《賀韓相公赴許州啟》:“百靈奔衛,宜無陟降之勞;六氣節宣,當遂神明之適。” 明 劉基 《鈞天樂》詩:“君不見 天穆 之山二千仞,天帝所以觴百靈。”

(2).見“ 百靈鳥 ”。

鹹若

《書·皋陶謨》:“ 皋陶 曰:‘都!在知人,在安民。’ 禹 曰:‘吁!鹹若時,惟帝其難之。’”後以“鹹若”稱頌帝王之教化。謂萬物皆能順其性,應其時,得其宜。 唐 李邕 《春賦》:“律何谷而不暄,光何容而不灼。植也知歸,動焉鹹若。爾乃楊迴曲沼,李雜芳園。” 宋 沉遘 《三司獄空道場功德疏右語》:“伏以至仁當天,品物鹹若。” 明 歸有光 《嘉靖庚子科鄉試對策》之三:“古者百姓太和,萬物鹹若。” 清 王夫之 《連珠有贈》之十二:“蓋聞鹹若之理,原安原而隰安隰;不言之化,動應動而虛應虛。”

彝典

(1).常典。 南朝 梁 江淹 《蕭相國拜齊王表》:“業不題於宗器,聲靡記於彝典。” 北周 庾信 《為閻大將軍乞致仕表》:“尸祿素餐,久紊彝典;負乘致寇,徒煩有司。” 唐 元稹 《王炅兼侍御史制》:“特示加恩,匪用彝典,可依前件。”《明史·張至發傳》:“且不遣行人護行,但令乘傳,賜道里費六十金、彩幣二表里,視首輔去國彝典,僅得半焉。”

(2).指舊典。《隋書·高祖紀下》:“刪正彝典,日不暇給。”《宋史·禮志二》:“將來明堂遵用先皇帝彝典,以 高宗 參侑。” 明 張居正 《禮樂紀》:“命有司憲遺經,蒐彝典,於是製作大備。”

憂懷

(1).憂慮懷念;憂思。 漢 王充 《論衡·對作》:“ 建初 孟年, 中州 頗歉, 潁川 、 汝南 ,民流四散;聖主憂懷,詔書數至。”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 世祖 日夜憂懷,備盡寬譬。”

(2).憂傷的心懷。 清 曾國藩 《復劉霞仙中丞書》:“ 筠仙 修通志之議,事甚浩博,未易卒業;近又喪其愛子,憂懷何以自遣。” 鄭振鐸 《離別》二:“行期前一天的晚上,我去向她告別,勉強裝出高興的樣子,要逗引開她的憂懷別緒。”

何事

(1).什麼事;哪件事。 南朝 齊 謝朓 《休沐重還道中》詩:“問我勞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乾 《經周處士故居》詩:“愁吟與獨行,何事不傷情?”《朱子語類》卷八:“陽氣發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為何,何故。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新唐書·沉既濟傳》:“若廣聰明以收淹滯,先補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劉過 《水調歌頭》詞:“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來?”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謎:何事痴呆漢,到處逢佳麗?”

詩詞推薦

擬古·其一原文_擬古·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