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仝軌的《青士明府自塞外歸奉寄時丙子十二月》
全文:
凍硯炙空山,蟲魚老自注。
昂昂七尺軀,埋頭死章句。
聖武邁周宣,獫狁哀匪茹。
四海望旄鉞,邊塵靜一怒。
公實轉河粟,慷慨出中路。
轔轔十萬車,兒撫軍法御。
貔貅壯宿飽,敏捷回天顧。
從軍盡如此,何至臨機誤。
公才信兼人,幕府無留務。
盾鼻磨醉墨,橫槊詩還賦。
十載滯洛西,幾類終身錮。
茲焉豁心眼,蛙井嘲窮措。
別離欻一年,歌嘯悲獨寤。
馳想伊吾北,奇游未免妒。
胸藏十萬甲,故紙終難據。
歸來捫虱談,定似河東注。
參考注釋
四海
(1) 指全國各地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三國志·諸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準
(3) 豪放、豁達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
旄鉞
白旄和黃鉞。借指軍權。語本《書·牧誓》:“王左杖黃鉞,右秉白旄以麾。” 蔡沉 集傳:“鉞,斧也,以黃金為飾……旄,軍中指麾,白則見遠。”《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臣以弱才,叨竊非據,親秉旄鉞以厲三軍。”《舊唐書·王珂傳》:“天子以 珂 為 河中 節度,授以旄鉞。” 宋 蘇軾 《上皇帝書》:“是時四方豪傑,不能以科舉自達者,皆爭為之,往往積功以取旄鉞。” 清 唐孫華 《次韻酬宮恕堂》:“君家門閥高,哲兄擁旄鉞。”
邊塵
(1).邊地的塵土。 唐 岑參 《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馬》詩:“習戰邊塵黑,防秋塞草黃。” 明 馮夢龍 《精忠旗·逆檜南歸》:“雙袖染邊塵,回首關津,受恩深,處假為真。” 清 方文 《偕蔣穆之登金山懷龍友先生》詩:“邊塵一起飛黃葉,岸柳重攀變緑枝。”
(2).代稱邊境戰事。《三國志·魏志·明帝紀》“ 新城 太守 孟達 反,詔驃騎將軍 司馬宣王 討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今者海內清定,萬里一統,三垂無邊塵之警,中夏無狗吠之虞。” 唐 戴叔倫 《送耿十三湋復往遼海》詩:“野迥邊塵息,烽消戍壘空。” 清 陳夢雷 《贈臬憲於公》詩:“從容殲小丑,談笑靜邊塵。”
靜一
鎮定寧靜,專一不變。《莊子·刻意》:“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 成玄英 疏:“縱使千變萬化,而心恆靜一。”《文選·韋孟<諷諫>詩》:“矜矜 元王 ,恭儉靜一。” 李善 註:“ 孔安國 《尚書傳》曰:‘矜矜戒慎,恭敬靜守。’一,道也。” 唐 杜甫 《秋行官張望督促東渚耗稻向畢清晨遣女*奴阿稽豎子阿段往問》詩:“有生固蔓延,靜一資隄防。” 仇兆鰲 註:“水多草生,恐滋蔓延,故須專意隄防。”
仝軌名句,青士明府自塞外歸奉寄時丙子十二月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