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祁順的《賀閻宗源升都憲》
全文:
昭代興文治,群才集廟堂。
乾坤鍾間氣,家國得賢良。
夫子關中彥,聲華天下彰。
器同山𡾊峞,量與海汪洋。
早奮三年翼,曾穿百步楊。
瓊林先得雋,粉署暫為郎。
李白胸藏錦,毛君穎脫囊。
朋儕推政譽,後學仰詞章。
拜命辭雙闕,司儲總一方。
軍需勞計量,俗弊喜更張。
惠愛春無跡,公平水有防。
歡謠騰道路,重望徹岩廊。
聖主垂清眷,天門賜寵光。
秩遷烏府使,班進鳳池行。
責任兼文武,施為領紀綱。
坐分新節鉞,榮鎮舊封疆。
手握兵符重,身承詔旨香。
三軍歸號令,兩事在安攘。
德意勤宣布,流波善激揚。
長空橫鷙鳥,當道絕豺狼。
坐對堅貞柏,行尋蔽芾棠。
門前森畫戟,帳下擁牙璋。
地控幽燕遠,山連朔漠長。
海門通碣石,京路接漁陽。
按部馳驄馬,防秋定犬羊。
指麾擎白羽,談笑把干將。
恩藹三冬日,威凝九夏霜。
福星消疾祲,卿月照逃亡。
拱璧無瑕垢,長材是棟樑。
勛名從此進,事業固難量。
自顧蒹葭質,嘗陪珠玉傍。
殷勤雙望眼,展轉九迴腸。
風采驚超異,雲途隔渺茫。
裁詩將賀意,憑寄雁高翔。
參考注釋
指麾
見“ 指揮 ”。
白羽
(1).白色羽毛。《孟子·告子上》:“白羽之白也,猶白雪之白。”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賦》:“白羽雖白,質以輕兮;白玉雖白,空守貞兮。”
(2).借指白色的鳥。 宋 沉遘 《次韻和鞠顏叔游山》:“紫鱗驚躍起,白羽倦飛還。”
(3).古代軍中主帥所執的指揮旗。又稱白旄。亦泛指軍旗。《呂氏春秋·不苟》:“ 武王 左釋白羽,右釋黃鉞,勉而自為係。”《書·牧誓》作“白旄”。《孔子家語·致思》:“ 子路 進曰: 由 願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鐘鼓之音上震於天,旍旗繽紛下蟠於地。 由 當一隊而敵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執聝。” 唐 李白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詩:“今茲討鯨鯢,旌斾何繽紛。白羽落酒樽, 洞庭 羅三軍。”
(4).指羽箭。《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彎蕃弱,滿白羽,射游梟,櫟蜚遽。” 郭璞 註:“以白羽為箭,故言白羽也。”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詩之三:“留我一白羽,將以分符竹。” 宋 王安石 《陰山畫虎圖》詩:“逶迤一虎出馬前,白羽橫穿更人立。”
(5).借指士兵。 唐 盧綸 《冬日登城樓有懷因贈程騰》詩:“君不見, 漢 家邊將在邊庭,白羽三千出 井陘 。” 唐 法振 《河源破賊後贈袁將軍》詩:“白羽三千駐,蕭蕭萬里行。”
(6).指羽扇。 唐 駱賓王 《宿溫城望軍營》詩:“白羽搖如月,青山斷若雲。”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 史君 開府未浹旬,欲戴綸巾揮白羽。” 明 沉采 《千金記·遊說》:“鼓旗揚,白羽一揮同發矢,黃龍三轉倒拖鎗,倒拖鎗。” 清 曹寅 《途次示侄驥》詩之三:“可堪揮白羽,安事踐青蒲。”
(7).指羽書。又名羽檄。古代徵調軍隊的文書,插鳥羽示緊急,故名。 清 洪昇 《長生殿·偵報》:“爺爺呵,莫待傳白羽始安排!” 徐朔方 校註:“白羽,羽檄,古代徵調軍隊的文書。”
(8).古邑名。在今 河南省 西峽縣 。《春秋·昭公十八年》:“冬, 許 遷於 白羽 。” 楊伯峻 註:“ 白羽 在今 河南 西峽縣 西關外。”
談笑
說笑;又說又笑
談笑有鴻儒。——唐· 劉禹錫《陋室銘》
談笑間。——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干將
辦事幹練、能起重要作用的人
別看他貌不出眾,在廠里可是一位干將
祁順名句,賀閻宗源升都憲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