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燕九鐙詞四首·其三》
全文:
萬斛金花灑玉田,白雲觀尚說邱仙。
思量羽客何得此,元祖前陳言可傳。
參考注釋
思量
(1) 思索
你思量思量這事兒該怎么辦
(2) 放在心上;惦記
方才我是怕說話防頭招的我們奶奶哭,所以催你出來的。別思量。——《紅樓夢》
幾個月不見了,思量你哩
羽客
羽士
何得
怎能;怎會。 三國 魏 嵇康 《答難養生論》:“在上何得不驕?持滿何得不溢?” 唐 杜甫 《最能行》:“若道士無英俊才,何得山有 屈原 宅?” 明 胡應麟 《詩藪外編·周漢》:“四人東南西北,原非同氣弟昆,何得懸合若此?”
元祖
始祖。 漢 牟融 《理惑論》:“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緒。”《三國志·蜀志·先主傳》“祫祭 高皇帝 以下” 南朝 宋 裴松之 註:“ 先主 雖雲出自 孝景 ,而世數悠遠……不知以何帝為元祖以立親廟。” 孫中山 《建國方略·以七事為證》:“然為化學之元祖者,即道家之燒煉術也。”
陳言
(1).陳舊的言詞。 宋 王安石 《韓子》詩:“力去陳言夸末俗,可憐無補費精神。” 清 戴名世 《丁丑房書序》:“而無用之巵辭,不切之陳言,無所得入乎其間。此則所謂以題還題也。”
(2).指舊說。 李廣田 《論怎樣打開一條生路》:“假如望文生義,我們試為附會作新的解釋,又何取乎古人之陳言。”
(3).陳述的言論;陳述言辭。《韓非子·備內》:“省同異之言以知朋黨之分,偶參伍之驗以責陳言之實。”《孔子家語·儒行》:“儒有澡身浴德,陳言而伏,靜言而正之,而上下不知也。” 王肅 註:“陳言於君,不望其報。” 清 惲敬 《上陳笠帆按察書》:“大 清 之士,本籍士也,棚籍亦士也,合考已百年矣。然而議讞助之曰‘分考’,陳言助之曰‘分考’,且有詆諆之辭曰:‘羞與為伍。’”
可傳
(1).可以傳後;可以傳授。《禮記·檀弓上》:“夫禮,為可傳也,為可繼也,故哭踴有節。”《莊子·大宗師》:“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
(2).可以流傳。 唐 韓愈 《謝自然詩》:“皆雲神仙事,灼灼信可傳。”
乾隆名句,燕九鐙詞四首·其三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思量羽客何得此,元祖前陳言可傳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