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命老鹽倉上下相地仍建石塘詩以志事》
全文:
壬午視海塘,長言曾志事。
爾時雖北坍,塘外尚沙地。
未若此時甚,水竟塘根至。
老鹽倉一帶,惟賴柴塘峙。
向亦經親臨,下樁目所視。
沙散弗齧樁,條石艱鱗砌。
移內又弗可,遂罷石塘議。
茲來細周閱,未可前言必。
柴塘四千丈,豈盡活沙寄。
不無受樁處,石塘終可恃。
申命重相勘,莫慮國帑費。
庶幾永安瀾,為民籲天庇。
參考注釋
未若
不如,比不上。《後漢書·荀彧傳》:“ 彧 報曰:‘今穀食雖少,未若 楚 漢 在 滎陽 、 成皋 閒也。’”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 胡兒 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迎風起。’” 唐 柳宗元 《非國語上·不藉》:“吾以奉天地宗廟,則存其禮誠善矣。然而存其禮之為勸乎農也,則未若時使而不奪其力。” 宋 蘇軾 《賀坤成節表》:“放億萬之羽毛,未若消兵以全赤子;飯無數之緇褐,豈如散廩以活饑民。”
此時
這時候。《後漢書·劉玄傳》:“﹝ 韓夫人 ﹞輒怒曰:‘帝方對我飲,正用此時持事來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記》:“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三回:“此時已經四更天光景了。”
乾隆名句,命老鹽倉上下相地仍建石塘詩以志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