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伍全的《登黃鶴樓步韻》
全文:
扁舟短棹從飄泊①,孤懷落落橫江鶴②。
登樓具眼縱奇觀③,萬里乾坤淨寥廓。
峭壁懸崖誰斧鑿,長川斷港如絲絡。
畫棟參差倚雲開,丹梯崒嵂憑虛閣④。
岡勢高擎天柱峰⑤,磯頭下壓馮夷宮⑥。
自信仙凡已懸隔,由來上下相流通⑦。
便欲乘槎泛斗極⑧,何當化羽凌天風⑨。
機心勘破漢陰叟⑩,得失都歸塞上翁⑾。
迂疏豈是邦家彥⑿,汗漫行蹤天下半⒀。
區區俗吏不能文,往往逢人羞染翰⒁。
東風花柳莫深愁,南浦煙波等閒見⒂。
坐來皓魄正當空⒃,醉後紅光偏入面。
自笑吾生別有涯⒄,敢雲世故曾更練⒅。
徙倚危欄舒長嘯,丈夫意氣沖霄漢。
參考注釋
迂疏
亦作“ 迂疎 ”。亦作“迂踈”。猶言迂遠疏闊。 唐 權德輿 《自楊子歸丹陽初遂閒居聊呈惠公》詩:“蹇淺逢機少,迂疏應物難。” 宋 蘇舜欽 《杜公謝官表》:“臣立性褊直,有不可移之資;臨事迂疎,無必能成之策。” 明 劉基 《遣興》詩之六:“迂踈乏世用,矯情非所安。” 清 顧炎武 《春雨》詩:“年老更迂疏,制行復剛褊。” 清 厲鶚 《鄭筠谷太史輓詩》之二:“平生笑語樂通懷,亦抱迂疎與俗乖。”
邦家
國家。《詩·小雅·南山有台》:“樂只君子,邦家之基。” 鄭玄 箋:“人君既得賢者,置之於位,又尊敬以禮樂,樂則能為國家之本。”《後漢書·皇甫規傳論》:“故能功成於戎狄,身全於邦家也。” 明 邵璨 《香囊記·點將》:“看他氣宇堂堂,威風凜凜,乃朝廷之心膂,為邦家之爪牙。” 孫中山 《同盟會宣言》:“此遭邦家多難,困苦百折。”
汗漫
(1).廣大,漫無邊際。《淮南子·俶真訓》:“至德之世,甘暝於溷澖之域而徙倚於汗漫之宇。” 宋 文天祥 《酹江月·南康軍和東坡》詞:“空翠晴嵐浮汗漫,還障天東半壁。”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漢口後湖詩》:“後湖汗漫無際,賊舟楫未具,不得渡。”
(2).渺茫不可知。《淮南子·道應訓》:“吾與汗漫期於九垓之外。” 高誘 註:“汗漫,不可知之也。”後附會為仙人的名字。 晉 張協 《七命》:“過 汗漫 之所不游,躡 章亥 之所未跡。” 唐 李白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先期 汗漫 九垓上,願接 盧遨 游太清。”
(3).漫無標準;不著邊際。《新唐書·選舉志上》:“因以謂按其聲病,可以為有司之責,捨是則汗漫而無所守。”《金史·高汝礪傳》:“內外百官所司不同,比應詔言事者不啻千數,俱不達各司利害,汗漫陳説,莫能詳盡。” 明 胡道 《<歸田詩話>序》:“﹝ 瞿佑 ﹞著《詩話》三卷,大略似野史,有抑揚可法之旨,非汗漫無稽之詞。” 魯迅 《熱風·估<學衡>》:“所以‘弁言’就是序,異於‘雜誌邇例’的宣言,並為一談,太汗漫了。”
(4).形容漫遊之遠。 唐 陳陶 《謫仙吟贈趙道士》:“汗漫東遊黃鶴雛, 縉雲 仙子住清都。” 明 張煌言 《冬懷》詩之八:“萬里孤槎真汗漫,十年長劍總蹣跚。” 清 戴名世 《種樹說》:“顧種樹又無其資,而客游汗漫不知所底。” 郁達夫 《迷羊》一:“在湖亭里蟄居了幾天,我就開始作汗漫的閒行。”參見“ 汗漫遊 ”。
行蹤
行動所留的痕跡
行蹤難測
天下
(1) 四海之內,全中國
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孫子·謀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丑下》
天下三分。——諸葛亮《出師表》
天下之美。——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2) 人世間,社會上
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縞素。——《戰國策·魏策》
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以天下之所順。
先天下之憂而憂。——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後天下之樂而樂。
(4) 國家或國家的統治權
傳天下不足多。——《韓非子·五蠹》
為天下理財。——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共爭天下。——《資治通鑑》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間
知天下之寒。——《呂氏春秋·察今》
伍全名句,登黃鶴樓步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