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擬古詩二十首·其三·擬青青陵上柏》
全文:
松柏生高陵,鸞鶴所翥翔。
芙蕖出綠沼,鴛鷺相徜徉。
自古有會宗,三都及兩京。
春色滿皇州,遊子忘故鄉。
高樓酒挹澠,康衢塵霏香。
朝飲挾娥㜲,暮游陪金張。
暮暮復朝朝,行樂何渠央。
參考注釋
自古
(1).從古以來。《詩·小雅·甫田》:“我取其陳,食我農人,自古有年。”《論語·顏淵》:“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宋 歐陽修 《定風波》詞:“任是好花須落去,自古。”
(2).泛指從前。 清 劉大櫆 《送張福清序》:“昔在自古, 閩 粵 不齒於上國。”
三都
(1).三個都城。 春秋 魯 三 桓 執政,皆建城擬於國都, 季孫 之 費 、 孟孫 之 成 、 叔孫 之 郈 ,稱三都。《左傳·定公十二年》:“ 仲由 為 季氏 宰,將墮三都。” 杜預 註:“三都, 費 、 郈 、 成 也。”
(2).三個都城。指 戰國 趙 、 衛 、 魏 三國的都城。《呂氏春秋·無義》:“五大夫功非不大也,然不得入三都。” 高誘 註:“三都, 趙 、 衛 、 魏 。”
(3).三個都城。 東漢 稱 雒陽 為東都, 長安 為西都, 宛 為南都,合稱三都。
(4).三個都城。指 三國 時的 蜀 都 成都 、 吳 都 建業 、 魏 都 鄴 。《文選·謝靈運<會吟行>》:“兩京愧佳麗,三都豈能似?” 李善 註:“三都, 蜀 、 吳 、 魏 也。”
(5).三個都城。指 蜀 之 成都 、 廣都 、 新都 。 晉 常璩 《華陽國志·蜀志》:“ 蜀 以 成都 、 廣都 、 新都 為三都,號名城。”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 洛水 又南逕 新都縣 , 蜀 有三都,謂 成都 、 廣都 ,此其一焉。”
(6).三個都城。 唐 都 長安 , 顯慶 二年(657年)建 洛陽 為東都, 天授 元年(690年)建 晉陽 為北都,與 長安 合稱三都。
(7).指 晉 左思 所著《三都賦》。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 左思 奇才,業深覃思,盡鋭於《三都》,拔萃於《詠史》,無遺力矣。” 唐 齊己 《移居》詩:“欲問存思搜抉妙,幾聯詩許敵《三都》。” 明 沉鯨 《雙珠記·假恩圖色》:“失意賦《三都》,駐足將軍樹。” 清 彭極 《得爰琴兄都門信》詩:“牀頭寶劍泣魚腸,賦就《三都》價未償。”
(8).三種山都。山都,動物名,狒狒類中最大的一種。舊時傳說以山都為居於大樹中的山妖。 清 周亮工 《夜登杭川城樓有感》詩之四:“親心萬里苦相關。”原註:“ 汀 ( 福建 長汀 )治初造,砍大樹千餘。其樹皆山都所居。山都有三種:下曰豬都,中曰人者,其高者為鳥都。即如人形而卑小,男婦自為配偶。豬都皆身如豬;鳥都人首能言,聞其聲不見其形;人都或時見形。當伐木時,有術者 周元大 能禹步為厲術,以左合赤索圍木而砍之。樹仆,剖其中,三都皆不能化,執而煮之於鑊內。”
兩京
(1).兩個京城;兩個首都。指 周 代的 鎬京 和 雒邑 。 南朝 宋 謝靈運 《撰征賦》:“竊強 秦 之三輔,陷隆 周 之兩京。”
(2).兩個京城;兩個首都。指 漢 、 唐 的 長安 和 洛陽 。 南朝 宋 謝靈運 《會吟行》:“兩京愧佳麗,三都豈能似。” 唐 杜甫 《戲贈閿鄉秦少府短歌》:“今日時清兩京道,相逢苦覺人情好。”
(3).兩個京城;兩個首都。指 宋 代的 開卦府 和 河南府 。《宋史·太宗紀二》:“﹝ 雍熙 三年﹞九月丙寅朔,減兩京諸州繫囚流以下一等,杖罪釋之。” 宋 梅堯臣 《晚坐北軒望昭亭山》詩:“少客兩京間,熟游 嵩 與 華 。”
(4).兩個京城;兩個首都。指 元 代的 大都 和上都 開平 。 元 周伯琦 《天馬行應製作》:“屬車歲歲幸兩京,八鸞承御壯瞻視。” 元 楊允孚 《灤京雜詠》之十八:“萬古龍門鎮兩京,懸崖飛瀑一般清。”
(5).兩個京城;兩個首都。指 北京 和 南京 。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祝京兆書<兩京賦>》:“昔在 武昌 人家見 祝京兆 行書 都元敬 《兩京賦》,兩京者,即 明 之 北京 、 南京 。” 陳毅 《讀時下雜文因憶魯迅為長歌志感》:“ 重慶 有 老蔣 ,兩京踞敵偽。”
(6).借指兩 漢 。《陳書·儒林傳·沉不害》:“故東膠西序,事隆乎 三代 ;環林璧水,業盛於兩 京 。” 張舜徽 《廣校讎略》卷一:“敘及 三代 ,則移録《尚書》;事涉兩 京 ,則稱舉《史》《漢》。”
乾隆名句,擬古詩二十首·其三·擬青青陵上柏名句
名句推薦
北沼不難平釣岸,西峰猶欠入窗紗
楊冠卿《 * 之東涉千堆壠至射亭宿黃氏新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