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賀鑄的《攤破木蘭花(二之一)》
全文:
南浦東風落暮潮。
祓禊人歸,相併蘭橈。
回身昵語不勝嬌。
猶礙華燈,扇影頻搖。
重泛青翰頓寂寥。
魂斷高城手漫招。
佳期應待鵲成橋。
為問行雲,誰伴朝朝。
參考注釋
祓禊
猶祓除。古祭名。源於古代“除惡之祭”。或濯於水濱( 薛君 《韓詩章句》),或秉火求福( 杜篤 《祓禊賦》)。 三國 魏 以前多在三月上巳, 魏 以後但在三月三日。然亦有延至秋季者( 劉楨 《魯都賦》)。 漢 劉楨 《魯都賦》:“及其素秋二七,天漢指隅,民胥祓禊,國於水嬉。”《後漢書·禮儀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於東流水上” 南朝 梁 劉昭 註:“ 蔡邕 曰:《論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 ,風乎舞雩,詠而歸。’自上及下,古有此禮。今三月上巳,祓禊於水濱,蓋出於此。” 唐 張志和 《上巳日憶江南禊事》詩:“ 黃河 西繞郡城流,上巳應無祓禊游。”《遼史·王鼎傳》:“適上巳,與同志祓禊水濱,酌酒賦詩。” 清 龔自珍 《百字令》詞:“珂珮晨閒,文章秋橫,祓禊西山雨。”
相併
並排;並列。 唐 朱慶餘 《宮詞》:“寂寂花時閉院門,美人相併立瓊軒。” 宋 范成大 《偶題》詩:“蕉心榴萼俱無賴,要與春衫相併紅。”
蘭橈
小舟的美稱。 唐太宗 《帝京篇》之六:“飛蓋去芳園,蘭橈游翠渚。” 元 薩都剌 《寄朱舜咨王伯循了即休》詩:“木落 淮南 秋,蘭橈泊 瓜渚 。” 清 曹寅 《鹿墟貽瓶中海棠》詩:“ 吳公 臺下花如澥,嬾趁蘭橈到酒邊。”
賀鑄名句,攤破木蘭花(二之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