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鬟女子年十七,指法已似呼韓婦

蘇軾古纏頭曲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古纏頭曲》

全文:
鵾弦鐵撥世無有,樂府舊工惟尚叟。
一生喙硬眼無人,坐此困窮今白首。
翠鬟女子年十七,指法已似呼韓婦
輕帆渡海風掣回,滿面塵沙和淚垢。
青衫不逢湓浦客,紅袖漫插曹綱手。
爾來一見哀駘佗,便著臂韝躬井臼。
我慚貧病百不足,強對黃花飲白酒。
轉關護索動有神,雷輥空堂戰窗牖。
四弦一抹擁袂立,再拜十分為我壽。
世人只解錦纏頭,與汝作詩傳不朽。

蘇軾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蘇軾翠鬟女子年十七,指法已似呼韓婦書法作品欣賞
翠鬟女子年十七,指法已似呼韓婦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翠鬟

(1).婦女環形的髮式。 唐 高蟾 《華清宮》詩:“何事金輿不再游?翠鬟丹臉豈勝愁?”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越嘆》:“春衫袖,血淚斑,風沙滿面捲翠鬟。”

(2).指美女。 宋 梅堯臣 《次韻和永叔退朝馬上見寄兼呈子華原甫》:“吟寄侍臣知有意,翠鬟爭唱口應乾。”

(3).比喻秀麗的山巒。 宋 楊萬里 《題王亞夫檢正峴湖堂》詩:“西峴山光照舊廬,北湖水色漾新居。翠鬟夜欲凌波去,玉鏡晨當掃黛初。”

女子

(1) 女人,女性的人

女子種花烹調,男子打獵釣魚

(2) 女人,女流

(3) 女孩子

小女子毋多談。——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女子先有誓。——《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十七

十分之七。《莊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郭象 註:“世之所重,則十言而七見信。” 宋 蘇軾 《范景仁墓志銘》:“以今賦入之數十七為經費,而儲其三以備水旱非常。”

指法

(1).彈奏樂器時手指動作的原則和方法。 唐 司空圖 《狂題》詩之二:“別鶴淒涼指法存, 戴逵 能恥近王門。” 宋 文天祥 《胡笳曲》序:“援琴作《胡笳十八拍》,取予疾徐,指法良可觀也。”《鏡花緣》第七三回:“七個人,彈琴的彈琴,講究指法的講究指法。”

(2).中醫針灸捻針之法。《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一·捻針歌》:“捻針指法不相同,一般在手兩般功,內外轉移行上下,助正伏邪疾自輕。”

呼韓婦

指 王昭君 。 漢元帝 為謀和親,遣後宮 王嬙 (字 昭君 )嫁 匈奴 單于 呼韓邪 ,稱 寧胡閼氏 ,故亦稱“ 呼韓婦 ”。 宋 蘇軾 《古纏頭曲》:“翠鬟女子年十七,指法已似 呼韓 婦。”

蘇軾名句,古纏頭曲名句

詩詞推薦

翠鬟女子年十七,指法已似呼韓婦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