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山中五絕句》
全文:
游嵩陽見五物,各有所感,感興不同,隨興而吟,因成五絕。
參考注釋
嵩陽
(1). 嵩山 之南。 唐 李白 《送楊山人歸嵩山》詩:“我有萬古宅, 嵩 陽 玉女峰 。”
(2).寺觀名。在 河南省 登封縣 太室山 下。 北魏 太和 年間建,初名 嵩陽寺 。 唐 改名 嵩陽觀 , 宋 改名 天封觀 , 元 改名 嵩陽宮 。宮前有 唐 徐浩 書《嵩陽觀聖德感應頌》石刻,境內有古柏三株,傳為 漢武帝 登 嵩山 時所封。參閱《清一統志·河南·河南府一》。
五物
(1).指五種地形上的物產。《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會之灋,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動物宜毛物,其植物宜皁物,其民毛而方。二曰川澤,其動物宜鱗物,其植物宜膏物,其民黑而津。三曰丘陵,其動物宜羽物,其植物覈物,其民專而長。四曰墳衍,其動物宜介物,其植物莢物,其民晳而瘠。五曰原隰,其動物宜臝物,其植物宜叢物,其民豐肉而庳。因此五物者民之常,而施十有二教焉。”
(2).猶言五事。《周禮·地官·鄉大夫》:“以鄉射之禮五物詢眾庶: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興舞。” 賈公彥 疏:“物,事也。”
(3).五行。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誌·九徵》:“其在體也,木骨、金筋、火氣、土肌、水血,五物之象也。”參見“ 五行 ”。
(4).指金、銀、龜、貝、布五種貨幣。《漢書·食貨志下》:“凡寳貨五物,六名,二十八品。”
(5).五色,五種顏色。《周禮·春官·保章氏》“以五雲之物,辨吉凶水旱降豐荒之祲象” 漢 鄭玄 註:“物,色也。視日旁雲氣之色降下也,知水旱所下之國。 鄭司農 云:以二至二分觀雲色,青為蟲,白為喪,赤為兵荒,黑為水,黃為豐……故曰凡此五物,以詔救政。” 宋 蘇軾 《賀年啟》:“效五物以觀雲,鹹知歲美。”
有所
有所,無所類同。有:存在。無:沒有,不存在。所:此為代詞。
例句:戰國·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列子》:子貢倦於學,告仲尼曰:"願有所息。"仲尼曰:"生無所息!"
感興
感物寄興。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 鮑魴 有《感興》詩十五首。” 明 陸時雍 《詩鏡總論》:“ 太白 長於感興,遠於寄衷,本於十五《國風》為近。” 朱自清 《我所見的葉聖陶》:“那時他小說的材料是舊日的儲積;童話的材料有時卻是片刻的感興。”
不同
(1).不相同;不一樣。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定勢》:“所習不同,所務各異,言勢殊也。” 前蜀 韋莊 《關河道中作》詩:“往來千里路長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毛澤*東 《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二:“他們想問題做事情的方法,他們的歷史習慣,跟我們不同。”
(2).不同意。《宋書·張邵傳》:“太尉長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 ,自海道還都。”《南齊書·鄱陽王鏘傳》:“殿下但乘油壁車入宮,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夾輔號令, 粲 等閉城門上仗,誰敢不同?”
(3).不和。《後漢書·孔融傳》:“﹝ 融 ﹞與中丞 趙舍 不同,託病歸家。”
隨興
猶即興。 聶紺弩 《明末遺恨》:“這故事大概是好事者的隨興創作。”
五絕
(1).集於一時或一人的五種卓絕的技藝或才德等。(1)指 南朝 宋 杜道鞠 彈棊, 范悅 詩, 褚欣遠 模書, 禇胤 圍棊和 徐道度 醫術。 宋文帝 稱之為天下“五絕”。見《南史·徐文伯傳》。(2)指 唐 秘書省內落星石, 薛稷 畫鶴, 賀知章 草書, 郎餘令 畫鳳, 韓公武 挾彈中鶴眼。時謂之“五絕”。見 宋 計有功 《唐詩紀事·郎餘令》。(3)指 唐 虞世南 的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 唐太宗 稱之有“五絕”。見《舊唐書·虞世南傳》。
(2).指縊死、溺死、壓死、凍死、驚死五種非正常死亡。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主治·五絕》。
(3).見“ 五言絶句 ”。
白居易名句,山中五絕句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