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韓愈的《酬藍田崔丞立之詠雪見寄》
全文:
京城數尺雪,寒氣倍常年。
泯泯都無地,茫茫豈是天。
崩奔驚亂射,揮霍訝相纏。
不覺侵堂陛,方應折屋椽。
出門愁落道,上馬恐平韉。
朝鼓矜凌起,山齋酩酊眠。
吾方嗟此役,君乃詠其妍。
冰玉清顏隔,波濤盛句傳。
朝飧思共飯,夜宿憶同氈。
舉目無非白,雄文乃獨玄。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泯泯
(1).紛亂貌;昏亂貌。《呂氏春秋·慎大》:“眾庶泯泯,皆有遠志,莫敢直言,其生若驚。” 宋 秦觀 《吊鎛鍾文》:“新故相代,未始雲畢,紛然殊途,必有一出,決不泯泯,草亡木卒。”參見“ 泯泯棼棼 ”。
(2).眾多貌。 漢 蔡邕 《京兆樊惠渠頌》:“泯泯我人,既富且盈。” 嚴復 《論世變之亟》:“此真泯泯者智慮所萬不及知。”
(3).水清貌。 唐 杜甫 《漫成》詩之一:“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 金 段克己 《乙巳清明游》詩:“ 盧溝 直下兩水合,泯泯暗流通一線。” 清 張尚瑗 《觀音岩》詩:“頂矗日黯黯,趾沉波泯泯。”
(4).消失,滅絕。 唐 韓愈 《與孟尚書書》:“後之學者,無所尋逐,以至於今泯泯也。” 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十:“若非 司馬溫公 特書於《通鑑》中,則視死如歸,應對不屈之節,卒泯泯而不傳。” 明 宋濂 《白鹿生小傳》:“其行義可法者,不當使其泯泯,因造為小傳如右。”
(5).恬靜;寂然。《黃庭內景經·口為》:“雷鳴電激神泯泯。” 梁丘子 註:“泯泯,取平聲讀。調神理氣,魂魄恬愉,雖遇震雷而不驚慴。” 宋 葉適 《息虛論二·待時》:“時若是之久而當待,機若是之遠而未可乘,則昔之所謂 楚 、 漢 、 隋 、 唐 多事之時,所以奮起而立功名者,豈必若是之泯泯默默,使少壯至於耆老而終不見邪?”
無地
(1).沒有地方;沒有土地。《戰國策·趙策三》:“來年 秦 復求割地,王將予之乎?不與,則是棄前貴而挑 秦 禍也;與之,則無地而給之。”《淮南子·泰族訓》:“春雨之灌萬物也,渾然而流,沛然而施,無地而不澍,無物而不生。”
(2).沒有大地。 漢 揚雄 《法言·孝至》:“父母,子之天地歟!無天何生?無地何形?”
(3).猶言看不見地面。形容位置高渺或範圍廣袤。《楚辭·遠遊》:“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視儵忽而無見兮,聽惝怳而無聞。”《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飛閣逶迤,下臨無地。” 張銑 註:“言閣高下臨,見地若無也。”《何典》第一回:“一面正臨著苦海,真是上徹重霄,下臨無地。”
(4).猶言至極;不盡。形容無限喜愛、惶恐、驚喜、感愧等感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若乃統體必善,綴賞無地;雖 楚 趙 羣才, 漢 魏 眾作,曾何足雲!” 唐 劉禹錫 《謝分司東都表》:“伏奉今月十九日制書,授臣太子賓客,分司東都者,寵命自天,戰越無地。”《三國志平話》卷上:“ 曹操 讀罷書,歡喜無地。” 冰心 《寄小讀者》五:“我感激至於無地。”
茫茫
遼闊曠遠的樣子;模糊不清楚
長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傳》
野茫茫。——《樂府詩集·雜歌謠辭·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顧炎武《復庵記》
茫茫的前景
別時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韓愈名句,酬藍田崔丞立之詠雪見寄名句
名句推薦
聖運潛符瑞玉龍,自興雲雨更無蹤
天寶時人《玉龍子詩》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愿。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